氅云,原名林鹤年,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47,卒于公元1901
清福建安溪人,字氅云,又字铁林,晚号怡园老人。
光绪八年举人。
官工部郎中,保道员,加按察使衔。
少有大志,好谈兵,时人比之杜牧、陈亮。
中年渡海至台湾,客唐景崧幕中。
与林时甫筹海防,毁家纾难,抗御日寇。
内渡后,乡人延聘掌教书院,辟怡园于厦门鼓浪屿,越十余年卒。
工诗享才名,尝往来泉州、厦门间,与龚显会、黄贻楫、陈棨仁诸人结社酬唱。
有《福雅堂诗集》。
生卒年:1847-1901
氅云,原名林鹤年,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47,卒于公元1901
清福建安溪人,字氅云,又字铁林,晚号怡园老人。
光绪八年举人。
官工部郎中,保道员,加按察使衔。
少有大志,好谈兵,时人比之杜牧、陈亮。
中年渡海至台湾,客唐景崧幕中。
与林时甫筹海防,毁家纾难,抗御日寇。
内渡后,乡人延聘掌教书院,辟怡园于厦门鼓浪屿,越十余年卒。
工诗享才名,尝往来泉州、厦门间,与龚显会、黄贻楫、陈棨仁诸人结社酬唱。
有《福雅堂诗集》。
生卒年:1847-1901
瀛岛出岫云,东海润霖雨。 不负故乡心,忍望故乡树。 注释: 瀛(指大海中的小岛)岛上的云气从山谷中升起,东海的水汽在天空中弥漫。 不辜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看着故乡的树木却只能远远地观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首句“瀛岛出岫云”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海与小岛上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而第二句“东海润霖雨”
《偕家时帅内渡留别板桥园五绝》是清代林鹤年的作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plaintext 千万买青山,百万筑园墅。 海天共结邻,黄鹤忽高举。 ``` 译文注释: - “千万买青山”:意味着花费大量的钱财来购买青山绿水。 - “百万筑园墅”:指的是花费巨额的资金来建造一个园子。 - “海天共结邻”:形容与大海和天空相邻的景象。 - “黄鹤忽高举”:描述黄鹤突然展翅高飞的情景。 赏析:
稻江楼陪刘渊亭林时甫两帅夜话 海寨连标建赤霞,鲲身鹿耳浪淘沙。 西山秀夺花双桁,南浦云归月一槎。 鹅鹳千军江正肃,貔貅万灶夜无哗。 铃辕风静香村寂,隔院鹦哥尚唤茶。 注释: - "海寨连标建赤霞":指的是海寨的旗帜连成一片,如同红色霞光一样。 - "鲲身鹿耳浪淘沙":形容船只在波浪中航行,如同大海中的一只巨鲲和一头雄鹿在沙滩上行走。 - "西山秀夺花双桁":西山的美丽景色如同鲜花一样吸引人
花石半生心,种松十围长。 无限鸟投林,寒露滴清响。 注释: 花石:指花园中的花石,象征着美丽的景致和丰富的情感。 半生心: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思考。 种松:种植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十围长:描述松树高大粗壮的特点。 无限鸟投林:意味着无数鸟儿飞向树林避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通过描写花石、种松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
人生如轻尘,随处欣所托。 ——林鹤年《偕家时帅内渡留别板桥园五绝》 译文: 人的生活就像那轻盈的尘埃,我们随着自己的意愿漂泊不定,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依靠。 注释: 1. 人生如轻尘:比喻人生像飘浮的尘土那样短暂且易变。 2. 随处欣所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和满足的地方。 3. 坐爱秋月明:喜欢秋天明亮的月光。 4. 不记春花落:不在意春天花朵的凋零。
诗一:富贵与神仙,撒手便归去。 注释: 富贵指的是拥有财富和地位;神仙则是指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境界。“撒手”表示彻底放手,不再留恋。“归去”意味着离去或离开。 诗二:楼阁见五云,十洲更何处。 注释: “楼阁”指代建筑物,这里特指富有的园林建筑。“五云”可能象征着仙境中的五种颜色云彩,也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十洲”是古代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十个仙岛,这里比喻理想中的完美之地
赤嵌营连壮海山,红毛城畔唱刀环。 晋公节钺平淮蔡,汉相旌旗扫洞蛮。 鲲岛浪淘朝雨过,鹿门波撼夜潮还。 平原子弟怀风义,卜式忧时鬓已斑。 译文: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二 赤嵌营连接了壮丽的海山,红毛城的边上唱着刀剑的战歌。 晋公的节钺平定了淮蔡的叛乱,汉朝丞相的旌旗扫荡了洞蛮的入侵。 鲲岛被浪花冲刷过后,鹿门山的波涛震撼着夜晚的潮水。 平原地区的子弟们心怀仁义
【诗句释义】 家时甫星使端午招同幕府板桥园夜集:家中的时节,刚刚被任命星使去参与端午节的宴会。 海云岛月付沧桑,眼底扶馀识霸王:眼前的海云和岛屿映照出岁月的痕迹,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刘邦(项羽曾称汉王)。 金谷园亭诗酒录,玉溪身世绮罗场:在金谷园的亭子里吟诗喝酒,生活就像华丽的丝绸一样。 隔江喧夺龙舟彩,列戟光凝燕寝香:江对岸的喧嚣声争夺着龙舟比赛的胜利,光彩照耀着将军们的卧室。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卷四八○。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二 目极楼船济六师,江淮遮蔽此藩篱。雨馀莫忘谈墙筑,米短何堪议灶炊。 渡海神仙工点铁,逢场傀儡惯牵丝。重瀛但祝销兵气,筹笔无劳疏十思。 注释: 目极:眼望。 楼船:古代一种大型战舰,这里指代水军。 济:渡河。 六师:指代军队,古代以六军为最高统帅的军队。 藩篱:这里用来形容边境的屏障。 谈:建造,筑造。 米短:粮食短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文大意,然后结合注解、相关注释和有关知识梳理思路,理解诗意即可。本题中,“五月十三日台北激于和议兵民交变偕家太仆遵旨内渡仓皇炮燹巨浪孤舟濒于危者屡矣虎口馀生诗以志痛”,意思是:五月十三号台湾被战火激化,和议的兵民交变,偕同家太仆遵旨内渡,仓皇间炮声四起,巨浪滔天,我乘坐孤舟面临险境,屡次脱险
岳赓廷,字载臣,号石村,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乾隆至道光年间。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作品以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1. 基本信息 - 生平背景:岳赓廷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山东荣成市崖头镇的一户农家。家境虽贫寒,但岳赓廷自幼喜爱读书,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过目不忘。 - 教育经历:岳赓廷曾考取为诸生,这在当时意味着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举入学资格。然而,由于家境所限,他并没有继续深造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觐公,号螺山,别号蒙谷。 范文程次子。 顺治九年进士。 康熙间巡抚浙江,劾奏贪吏,惩治巨猾。 亲勘宁、台、温、处、金、衢六府荒田,奏免荒田及水冲地赋三十万亩以上。 会杭、嘉、湖、绍诸府水灾,奏贷库银,籴米平粜,最贫者许肩盐自给,全活甚众。 擢福建总督。 耿精忠反,挺身反抗,被闭于土室达三年余,最后被迫自尽。 谥忠贞。 有《吾庐存稿》、《百苦吟》、《蒙谷自序》、《画壁集》等。
林家桂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字辛山,是吴川人。他在清朝嘉庆甲子举人,有《见星庐诗稿》传世。《舟晚》是他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