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常,原名姜锡嘏,清代诗人
姜锡嘏是清代四川内江人,字尔常,号松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
姜锡嘏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一位对清朝文化有着重要贡献的学者和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清代的文化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尔常,原名姜锡嘏,清代诗人
姜锡嘏是清代四川内江人,字尔常,号松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
姜锡嘏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一位对清朝文化有着重要贡献的学者和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清代的文化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这首诗描绘了水口驿登舟时的景色和感受。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关键词注释: 1. 山川围海国,形势最称雄。 - 关键词解释: - 「山川」: 指山与川,泛指大自然的景观。 - 「围」: 包围、环绕。 - 「海国」: 指像海洋一样的国土。 - 「形势」: 这里指的是地理环境或地形的布局。 - 「称」: 表示符合或值得称赞。 - 「雄」: 强大、雄伟。 - 诗意说明:在壮丽的山水环绕之中
注释与赏析: 古北口 - 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滦平县。 嵯峨山势绝跻攀 - “嵯峨”形容山高而陡峭,“绝跻攀”表示难以攀登。整句诗描绘了古北口附近的山势险峻,难以攀登。 一线梯悬碧落间 - “一线梯”比喻山路如细线般狭窄,“碧落”指天边,形容山间的景色。整句诗形象地展示了古北口附近山势的险恶和壮丽景色。 大汉风烟连雁塞 - “大汉”指的是辽阔的土地,“风烟”泛指战争或动荡
姜锡嘏是清代四川内江人,字尔常,号松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 姜锡嘏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一位对清朝文化有着重要贡献的学者和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清代的文化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施世骠是清朝初期的将领,字文秉,号怡园,隶属汉军镶黄旗,是施琅的第六子。他生于1667年,于1721年去世。 施世骠在康熙二十二年随父施琅来台平定朱一贵,因其功绩获封太子少保,并赐谥“勇果”。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清朝初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 施世骠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军事才能,还在于他对家乡的贡献。他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地位使得他在晋江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金鸿佺是清代诗人。 字希偓,号莲生,出生于秀水,是一位候选训导。他的生活态度和创作风格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典型形象:既不愿成为多田翁,又不甘平庸地读书、弯弓击剑。他的诗句中透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