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陔,原名夏翼朝,清代诗人
夏翼朝是清代诗人,字循陔,一字秫芗,江阴人。
夏翼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创作活动主要在嘉庆年间。他以诗名远播,尤以七言绝句见长,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夏翼朝的诗歌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循陔,原名夏翼朝,清代诗人
夏翼朝是清代诗人,字循陔,一字秫芗,江阴人。
夏翼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创作活动主要在嘉庆年间。他以诗名远播,尤以七言绝句见长,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夏翼朝的诗歌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这首诗是《莱臧赋赠泰始砖砚歌》,诗人在奉酬长句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诗句释义: - 君闻此说心颜开,快斟绿蚁倾金罍。追摹斯籀寘怀衷,习日急走长须来。 - "君"指诗人的朋友。"此说"指的是关于砖砚的歌。"心颜开"表示心情愉悦。"快斟绿蚁"形容饮酒时的畅快淋漓。"追摹斯籀"指的是模仿古代的篆书。"寘怀衷"指的是内心的感受。"习日"即每天。"长须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 淋漓大笔媲韩孟
乱峰障淮滨,善稻谷粱记。 我来阅五稔,端居祇蕉萃。 从游有棻葩,推敲诗律细。 檐际有琅玕,积阴新粉坠。 良辰正团栾,棣华念予季。 何当赁庑舂,鹿车挽椎髻。 注释: 1. 乱峰障淮滨:乱峰阻挡在淮河的边沿。 2. 善稻谷粱记:善于种植稻米和谷物。善,好,善于;稻米、谷子是古代重要的食物原料,这里泛指农业。 3. 我来阅五稔:我来这里已经五年了。稔,同“稔”,丰收的意思。 4. 端居祇蕉萃
【注释】 流光:指光阴。荏苒,流逝的样子。既去复来:又来了。婵娟:月亮。穷愁:穷困之愁。坎壈:山势曲折不平,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八哀:八首哀悼之诗。五铢衣:汉代的一种服饰,以五色丝缀成,象征富贵。 【赏析】 《中秋四首和频伽居士灵芬馆韵》,作者辛弃疾,此诗作于孝宗淳熙七年(公元一一一零年)中秋前后,时辛弃疾正闲居带湖。 开头两句:“流光荏苒去,既去还复来。”诗人运用了对仗手法
中秋节和上元节,晴朗与下雨没有天。 这种说法太拘泥,印板胡说就是这样。 譬如人掉到地上,通塞难强焉。 涂泥轩冕判,讵必关愚贤。 蟾光偶匿彩,华镫足清欢。 莫徇猥琐辈,随俗为暄寒。 这首诗是苏轼的《中秋四首·其二》,其中“通塞难强焉”一句是诗眼。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人跌入泥土之中,无论通畅或堵塞都很难强行改变。这是对人生的一种豁达看法,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诗名:书刘文清公家言长卷后 夏日深夜,月华如练,我手执一卷刘文清先生的家言。书中字句如同珍珠般闪耀,每一句都透露出先生对世事的洞见与智慧。 “油螺松饼谙乡味,璅屑家言一一搜。”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家中餐桌上的食物散发着乡土的味道,而家中长辈的教诲则如同细碎的尘埃,被细心地搜寻并珍藏。这不仅仅是对美食和智慧的回忆,更是对家族传承与文化的尊重。 “缄付月华居士读,不教韦陟擅风流。”
莱臧赋赠泰始砖砚歌奉酬长句 红霞初卷秋气凉,庭树萧疏檐日黄。蕉衫落拓款扉至,泖东野客殊轩昂。 螊庐惯羁长者辙,说经论史辞铿锵。商周彝鬲少藏弆,石田数亩资耕穰。 绮函髹匣久珍閟,鼠璞什袭嗤疏狂。典午丸泥重陶埴,端逾歙谁评量。 士衡嗜古有卓识,摩挲嗟叹长毋忘。审定点画岩电炯,殷勤叩我来何方。 李侯昔日辞蓬岛,一封墨绶淮南道。八公山古贮烟霞,廉颇邱荒麦粳稻。 治谱常怀运甓勤,清吟时伴陶泓老
吾家珠湖两太史,名誉烜赫传神州。 棣华竞爽重文苑,如椽健笔今枚邹。 微云快婿我执友,怡然相见京华秋。 寓书远饷二专集,发函珍重逾琅球。 鸿博新诗号半舫,渊明子厚高唱酬。 吊古怀贤意苍莽,直与魏晋乐府侔。 追和韩苏石鼓韵,木难火齐珊瑚钩。 当年衡文赴东粤,药笼参术殷勤收。 我读斯编望洋叹,昆仑源泻黄河流。 筠庄侍御粹经术,淹贯史籍无全牛。 两汉名臣录嘉懿,发凡起例精校仇。 班书范志最闳富
注释:宋丈实父学问博大,以家学为醴谷检讨。半舫诗集以及筠庄侍御所纂的《汉名臣言行录》见赠,并附上一块好石头,要求我在上面镌刻私印。于是作《长歌二十韵》以记之。付与床头捉刀客,细商立鬲扁蟠蛟虬。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中通过描绘作者与宋丈实父的交往,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敬慕之情和深厚的友谊。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向朋友展示自己的才情和抱负,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
淅沥的秋雨没有停歇,古砖上秋虫的鸣叫。 浮云遮住了朗朗的月亮,望着远处的山峦只觉得模糊不清。 故乡被遥远的道路阻隔,欣赏着美景却感觉不同寻常。 秋风凛冽使人感到寒冷,我只好披衣而立在风中。 幸好有书架上的书可读,它们为我解闷也帮我驱寒。 黄初年间和大历年间,我仍然能够与古人相会
书刘文清公家言长卷后油螺松饼谙乡味,璅屑家言一一搜。 缄付月华居士读,不教韦陟擅风流。 【注释】 《书刘文清公家言长卷后》:书,写。长卷,卷轴形的大幅作品。刘文清公是作者的朋友,他的作品《家言》中有许多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是诗人对友人刘文清公《家言》的题跋。首两句说,自己熟悉家乡风味,所以对友人的这部著作了如指掌;三、四句说,我把它密封好交与月下老人
胡云琇是清代诗人,字冰心,出生于永康。 胡云琇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有着丰富生平和深厚文学造诣的人士。她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与变迁,如《怀诸弟》中所描绘的别离之痛和亲人思念之情。她的创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时代的气息
夏诏新,字丹来,号乐村,是清代姚州(今姚安县)人。他在雍正七年(1729年)拔贡,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间在四川历任遂宁知县、华阳县知县,并因卓有政绩,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升任泸州知州。 夏诏新的生平和事迹在《桐江作》中可见一斑:“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这首诗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