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孙桐生是一位著名的红学家。
孙桐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曾历任安福、酃县、桃源诸县及永州知府等职。在任职期间,他不仅担任官职,还致力于文化事业。光绪八年(1882年),他回到家乡后,曾主讲绵州治经书院达十年之久。
清代诗人孙桐生是一位著名的红学家。
孙桐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曾历任安福、酃县、桃源诸县及永州知府等职。在任职期间,他不仅担任官职,还致力于文化事业。光绪八年(1882年),他回到家乡后,曾主讲绵州治经书院达十年之久。
【注释】 鸟尽叹弓藏:比喻功臣一旦失宠,就像鸟儿飞尽了而弓也藏起来了。 指囷赠策:形容慷慨解囊资助别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李有恒被害的挽词。首句写李被陷害,末句写李的冤情。第二句写李有恒当年为国为民的功绩。第三句写李被害后他的遭遇。末联用典抒发哀痛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野兴”是第一句中的关键词,意思是说野外的兴致。“夏雨滋众绿,卉木何萋萋。种花官荷锄,种菜吏分畦。”的意思是:夏天的雨水滋润了众多的草木,花草树木长得茂盛。在官府中种花要手持锄头,在衙门里种菜要用刀切分开畦。“呼童植前庭,秋来花满蹊。置物贵得所,一一全天倪。”“菀彼木芙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作者表达情感和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内容和语言特征来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剑门设重险”,写剑阁的地势险峻;“巨石磨锋铦”,写剑阁的山势陡峭。这两句写出了剑阁地势之险。“扪藓读铭词”,写自己游览剑阁时,在石壁上看到摩崖石刻,便仔细地阅读。“古藻秋霜严”,写这些摩崖石刻,都是用秋天的霜雪作比,显得更加严峻
闲写 疗贫痴欲借榆钱,乞米闲临帖一篇。 红雨消残花外劫,黄梁熟透梦中缘。 琴心静似嵇中散,诗味清于沈下贤。 拟砍湘江一竿竹,东津归钓缩头鳊。 【注释】 ①榆钱:榆树的果实,俗称钱。 ②“闲临”二句:意思是说,在闲时,他喜欢抄抄字帖,练练书法。 ③“红雨”二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红色的桃花像雨一样飘落下来。 ④“琴心”二句:意思是说,他的心境宁静得就像嵇康那样。嵇康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
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之难何处无? 险阻未有如江湖。 今之江湖与古殊,自古在昔皆坦途。 今人何巧古人愚,人网自密天网疏。 一关才过五十里,一税又设十里余。 我行已过四十日,一日数处相盘纡。 关吏当关猛如虎,牙爪更有群儿徒。 截江一喝布帆落,搜查细及瓶与壶。 岂是讥诃诘奸宄,要弄狡狯穷锱铢。 取盈未盈行不得,欲行又惮追亡逋。 一网打尽复一网,入网那得珊瑚珠。
薄刀岭 一岭撑危脊,孤高仄径悬。 路如抛白刃,人疑上青天。 律崒群峰拱,逍遥一线牵。 端详方着脚,莫漫触锋铦。 注释: 1. 薄刀岭:一个山岭的名称,以其险峻著称。 2. 一岭撑危脊:描述山岭挺拔而峻峭,如同支撑着整个山脊。 3. 孤高仄径悬:形容山岭高耸入云,山路狭窄而陡峭。 4. 路如抛白刃:比喻行走在薄刀岭上的路途如同投掷的白色刀刃,既危险又刺激。 5. 人疑上青天
注释: 六禽言其五:比喻只有五种才能,没有其他的。 不如归去:不如回到故乡去。 家在越王楼下住:家住在越王楼的下面。 为五斗米来:为了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而来。 走五千里路:走了五千里的路。 怪底折腰人:奇怪那些低头弯腰的人。 偏逢长官怒:偏偏遇上了长官的发怒。 迟迟吾行伊何故:迟迟不出发,为什么要走得那么慢? 王门皆是好竽人:王门都是善于吹竽的乐师。 我今抱瑟弹何处
饥民叹 百谷烂尽百草死,三旬之外雨不止。 五里十里少炊烟,七日八日无米市。 罗雀掘鼠难充饥,采采苦苡连蒿枝。 枵腹未充青草尽,沿山搜取地卷皮。 穷民籴米贵如珠,富民闭粜气不苏。 家拥仓箱野饿莩,直以膏血相吞屠。 千村万村愁谷贵,饥火烹煎五中沸。 谁知豪右更居奇,翻言我欲贵犹未。 老弱饿久难出门,壮者乞食周前村。 一日难乞数合米,鬼国往往游饥魂。 从来饥寒生盗贼,欲济时艰苦无策。 我思绘作流民图
江上人家 春水腻如油,春树绿于染。 注释:江上的水面如同涂了一层油一样光滑,春天的树木绿色浓郁,仿佛被染料染过。 可怜小桃花,临水照春脸。 注释:可怜的小桃花,在水边盛开,映照着它的春日容颜。 人家在何处,茅屋枕孤崦。 注释:不知道这户人家具体在哪里,只能看到它坐落在孤山上的茅草屋檐下。 麦苗郁青青,菜花飞点点。 注释:麦苗郁郁葱葱,菜花轻轻飘散,像星星一样点缀着大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张籍(约766年—830年),字文昌,唐朝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后迁居苏州(今属江苏),自号“苍浪子”。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现存约八百首,题材广泛,以边塞、官署生活和田园隐居等为多。风格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文辞浅显易懂,清新流畅。有《张司业集》。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 不见盘中伯玉书:这里的“盘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格式,通常由竹简制成
清代诗人徐士霖。 字澍生,号樗叟,是晚清时期江西清江的著名文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创作中,还在于他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徐士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景的清新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深刻之作。他的诗作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传统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继承,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力求新颖和精炼
徐志源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以刻苦学习、深得教师好评的私塾背景,以及官国子监监丞的身份而知名。 徐志源自幼入私塾,这为他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清朝科举制度沿袭明制,但考试办法更为繁杂,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环节。徐志源不仅通过了这些复杂考试,还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诗歌的热爱
清代诗人徐宗达,字耀韩,是清朝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以下是对徐宗达生平、作品及影响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徐宗达的字为耀韩。 - 别号:他的别号为达夫,这可能与其诗作风格有关,达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文人雅士相关联。 2. 文学成就 - 作品风格:《夏运远年届五十续赘许氏诗以调之》是徐宗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展示了他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