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才,原名高垲,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70,卒于公元1839
高垲,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爽泉。他出生于浙江钱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
高垲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而且其书法造诣也非常高。他对小楷有着深厚的热爱,并因此放弃了科举考试的道路,转而专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他的墨迹遗存丰富,江南的寺庙、祠堂、园林、碑版等处处可见他的笔触痕迹,数量不下数百处。
子才,原名高垲,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70,卒于公元1839
高垲,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爽泉。他出生于浙江钱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
高垲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而且其书法造诣也非常高。他对小楷有着深厚的热爱,并因此放弃了科举考试的道路,转而专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他的墨迹遗存丰富,江南的寺庙、祠堂、园林、碑版等处处可见他的笔触痕迹,数量不下数百处。
题韩小米日华扬州画舫词图公子今词客,清才拟谪仙。 歌成红豆曲,人对绿杨天。 艳洗芙蓉水,香生芍药田。 好留佳句在,莫让古人传。 注释: - 题韩小米日华扬州画舫词图:这是一幅描绘扬州画舫上诗人韩小米的诗词作品的图画。 - 公子今词客,清才拟谪仙:这里的“公子”指的是韩小米,他是当代的词客,拥有清澈的才华,他的才华堪比古代传说中的谪仙。 - 歌成红豆曲:指在扬州画舫上
高垲,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爽泉。他出生于浙江钱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 高垲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而且其书法造诣也非常高。他对小楷有着深厚的热爱,并因此放弃了科举考试的道路,转而专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他的墨迹遗存丰富,江南的寺庙、祠堂、园林、碑版等处处可见他的笔触痕迹,数量不下数百处
陈锡如,本名天赐,字钟灵,别号近市居士,晚号紫髯翁。 清澎湖马公人。 曾从文石书院山长俞秉文学,继入闽县,以监生赴闱试,不第。 日人治台后,欲授以澎湖厅参事之职,辞而不受。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发生「二次革命」,陈锡如慨然投笔从戎,远赴长江南北,后被捕受困于上海制造局。 脱困后致力于教育工作,以保存汉文。
马鸿勋是一位清代诗人,字雁楚,号醉庵,生于灵寿(今天的河北省灵寿县)。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清代中晚期社会风貌和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马鸿勋: 1. 生平简介 - 字号与号:马鸿勋的字是雁楚,他自号醉庵。 - 籍贯:马鸿勋,灵寿人。 - 职业身份:马鸿勋是一位文人,其身份为诸生,在清朝时期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2. 文学成就 - 诗词创作:马鸿勋有《醉庵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