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仁是清朝的诗人。
字不详,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清代的一位文学人士。他的生平信息较为有限,仅知他在嘉义县学取得了禀生身份,但具体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等资料并未详细记载于史籍之中。
张以仁是清朝的诗人。
字不详,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清代的一位文学人士。他的生平信息较为有限,仅知他在嘉义县学取得了禀生身份,但具体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等资料并未详细记载于史籍之中。
竹溪寺 到此绝尘机,山光霭翠微。 通幽泉自曲,悟静鸟将归。 昙气空中合,禅心物外依。 何当襟带绿,掩映竹成围。 译文: 来到竹溪寺,远离尘世的烦恼和喧嚣,欣赏山间的美景。 泉水在幽深的山谷中曲折流淌,鸟儿在宁静的环境中归回山林。 空气中弥漫着昙花的气息,心境宁静如禅定一般。 何时能披上衣襟和腰带,与周围的竹林一起环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来到竹溪寺后的所见所感。首句“到此绝尘机”
【注释】黄花:菊花。黄叶:树叶。逼:迫近。深秋:秋季的晚期。郭:外城,即城外。野寺:乡村寺庙。抖擞:整理、振作。征衣:出征时的衣服。清磬:寺院中僧人敲的乐器。度:通“渡”,穿越。 【赏析】 《秋月游海会寺》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两句以写景起笔,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图。“黄花”点明季节,“黄叶”点明时令,“逼”字写出了秋天的气息;“出郭来从野寺游”交代诗人的行动
【注释】 密竹:指寺院周围竹林茂密。 馆娃:指吴王夫差的姑苏台,又名馆娃宫。 霸图:指吴国强盛的霸业和气派,后泛指权贵们的威势。 袈裟:僧人所穿的衣服,借指佛门、寺庙。 禅心:指佛教徒修行时保持的清净之心。 当年:指过去。 【赏析】 《秋月游海会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深林古寺的画面;次句写人,以僧衣代袈裟,暗喻吴国灭亡后的遗民,在深林中寻找昔日繁华;三句写月
张以仁是清朝的诗人。 字不详,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清代的一位文学人士。他的生平信息较为有限,仅知他在嘉义县学取得了禀生身份,但具体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等资料并未详细记载于史籍之中
张泰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大复,号蔗翁,出生于太仓。 张泰基在诗歌创作上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作《田氏紫荆村》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紫荆树的坚韧生命力,通过树木与兄弟间情感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兄弟之间情感的珍视与期盼,以及面对困难时相互扶持的坚定信念。其诗词作品《邯郸道》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旅途中遭遇风霜雨雪的坚韧态度
张吉安,字迪民,号莳塘,吴县人。 乾隆丁酉举人,官余杭知县。 有《大涤山房诗录》。 诗话:迪民生有夙根,熟诵内典。 恒言世人沉溺于名利之场,皆因我相存于心耳。 又述莲池大师之言曰:“世人官兴浓则去官时难过,生趣浓则去世时难过。 ”尝以放下二字铭左右。 诗多警世语。 生卒年:?-
清江苏娄县人,字诗舲。 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 道光间历户部郎中、河南按察使、广西布政使、陕西巡抚。 在豫治祥符决口能始终其事。 咸丰间,官至工部尚书。 工诗词,善画山水花卉。 有《小重山房集》。 卒谥温和。 生卒年
张以仁是清朝的诗人。 字不详,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清代的一位文学人士。他的生平信息较为有限,仅知他在嘉义县学取得了禀生身份,但具体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等资料并未详细记载于史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