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
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
不满三年,自免去。
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
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
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
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
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生卒年:1315-1367
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
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
不满三年,自免去。
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
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
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
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
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生卒年:1315-1367
【注释】 南有山思友生也:南面有山,思念朋友啊! 南有山:南方的山。 高维虚矣:高而空虚。 其上伊石:山上有石头。伊,语助词。 不可以舆兮:不能用车去载他。舆,通“舆”,车。 念子之远:想念你(远离家乡)。 莫我愉兮:没有我快乐。 南有水清维流矣:南方有水,清澈流淌。 其泮伊陆:水边有陆地。泮,水边。伊,语助词。陆,土地。 不可以舟兮:不能乘船去他那里。 念子之远,莫我俦兮:想念你(远离家乡)
注释: 入山采琼瑶,云深白石坚。 琼瑶:美玉。云深:云雾缭绕。白石坚:白色的石头很坚硬。 琼瑶不可采,中心抱悁悁。 中心:指内心。悁悁:忧愁的样子。 悁悁思美人,青青见芳草。 青青:茂盛的样子。芳草:泛指青翠的草木。 芳草在空山,美人隔长道。 芳草:美丽的花花草草。长道:漫长的道路。 赏析: 《寓兴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第二首。此诗通过“采玉”与“怀人”两个形象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汉水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首句“瞻彼汉水,其流潺湲”,描绘了汉水流经的景象,潺湲(chán yuān)意为流水声悠扬动听。这句诗通过描写汉水的流动,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次句“之子于迈,言采其兰”,描述了友人远行的离别场景。之子指的是友人,迈表示前进,言采其兰则是指采摘兰花,象征着友谊和祝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层峦积翠色 - 描述山峰层层叠叠,覆盖着绿色的植被,色彩斑斓而美丽。 2. 中有嘉树林 - 在这片翠绿之中,有一片美丽的树林。 3. 幽人此避世 - 一位隐士选择在这里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 4. 结屋山之阴 - 在山的一侧建造了小屋,享受山林的宁静。 5. 携琴出山去 -
【注释】 郊行:在郊外行走。日迟迟:太阳慢慢下沉。维:是;穆,庄重。沟渠水方涨:沟中积水正在上涨。陇麦秀以绿:田间的小麦已经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荒村:被战争破坏的村庄。兵燹:战争。馀:留下的痕迹。萧条:荒凉冷落。重田事:忙于耕种。偶耕及春燠:偶尔耕种,享受春天温暖的阳光。饷其夫:送饭给丈夫吃。稚子:小孩子。饭黄犊:用黄牛犊来煮食物。我本疏散人:我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出游靡拘束:外出游玩没有什么约束
注释: 天高云白露,空山秋寂寥。 这是描绘一幅空阔的山水画卷,画面中的天空被洁白的云朵覆盖,太阳高悬,照亮了整个天空,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而周围的山林则显得格外寂静,没有一丝生机,只有秋风在林间轻轻摇曳,落叶在空中飘舞。 寻真入谷口,幽景如见招。 这是诗人深入山谷之中,探寻着那隐藏在深处的美丽景色。他似乎听到了山谷中的呼唤声,那是大自然对他的召唤,让他去欣赏那些只有在深山中才能看到的美景。
【注释】 幽轩:深幽的庭院。 林子卿:人名,即陈正夫。 正夫,作者友人。 结幽期:定下幽静的约会。 秋穫:秋收的庄稼。 赏析: 《喜雨赠林子卿陈正夫》是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四句写景,后三句抒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两句写雨前之景,后两句写雨中之情。“急雨檐前落”与“遥想东山下,苗生青沃若”,“阴云破荒原,凉风散林薄”,都写出了雨前的天气和雨中的景色。“与子结幽期
诗句: 1. 春晴烟雾开,地胜林泉迥。 2. 杖策随诸彦,寻僧访幽景。 3. 古径人影稀,落日松阴冷。 4. 徜徉谷鸟散,临憩山房静。 5. 玄赏谁能忘,尘虑从兹屏。 译文: 1. 春天晴朗的天气里,烟雾散开,景色美丽,土地胜似林泉。 2. 我拄着手杖跟随众文人雅士游玩,寻找幽静的景致。 3. 古朴的小路人迹稀少,夕阳下的松树阴影显得有些寒冷。 4. 我漫步在山谷中,鸟儿也飞散了
【注释】 ①结轩:在屋上架起轩窗。结,系结,连接。②莳花木:栽培花草树木。③檐云:檐下飘动的云彩。④庭鸟:庭院里的鸟儿。⑤四时:一年四季。⑥风气:气候。⑦书轴:书写的文字。⑧𨤍醁:一种酒。 【赏析】 此诗写诗人居城南时的生活情趣。首联写景,颔联言人,颈联言物,尾联言情。“主人颇解事”一句,概括全诗主旨。全诗以闲适之笔、清丽之词,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南方水乡生活画面
【注释】 1. 晚步:傍晚散步。 2. 杖策:拄着拐杖。 3. 残阳:太阳将要落山时的余光。 4. 度桥:从桥上过。 5. 寻幽径:寻找幽静的小道。 6. 陇麦:田边长出的未成熟的麦子。 7. 篱菊:篱笆旁边的菊花。 8. 行吟:一边走一边吟咏诗歌。 9. 零露:晶莹的露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雨后漫步于田野之中,观赏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又沿着溪水欣赏了美丽的景色,还一路吟咏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 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 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 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 泰定帝泰定初辞归。 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 卒谥文清。 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生卒年
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 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 不满三年,自免去。 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 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 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 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 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生卒年
洪希文是元代著名的乡土诗人。以下是对洪希文及其诗歌创作的具体介绍: 1. 生平背景:洪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山人,出生于公元1282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享年八十五岁。他是莆田壶山下坂山屏(今荔城区新度镇下坂村山坪)人,这一地理位置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2. 作品贡献:洪希文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其诗作收录在《续轩渠集》中,数量多达五百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