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恂(1785年-1863年)是清代诗人,字雪楼,晚号拙叟,贵州遵义人。他在嘉庆十五年中举,嘉庆十九年中进士,并授浙江桐乡县知县。此外,他也是一位诗文家,尤长于古今诗,作品有《蛉石轩诗文集》、《千家诗注》和《运铜纪程》等。
黎恂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他曾在云南东川府巧家厅担任同知。他淡泊名利,好学不倦,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咏史怀古、描绘自然风光的,也有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篇章。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学识与修养,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黎恂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个题材,其中《秋寺》一诗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山中的寂静与冷寂。此外,他还创作了多篇关于秋天景色的诗作,如《残腊积冻连旬癸丑元朝倏尔开霁喜赋》,通过对秋雨过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喜爱。
黎恂作为清代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清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