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仲,原名传正,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传正,字养仲,号芗林、文濂子,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大臣。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
-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早年:传正,字养仲,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早年便显露出不凡的文学才华,曾与同道杭世骏、陈兆沂等人结诗社,进行诗歌交流。
- 官场经历:在乾隆年间,传正被召为协办大学士,兼其他职事。尽管身居高位,但他并未沉溺于官场应酬,而是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
- 晚年归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传正在家乡病逝,享年五十九岁。他生前的作品深受后世文人学者的喜爱,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传正的诗歌以豪放、深沉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辞世偈·五十馀年似梦中》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词赋骈文:传正不仅在诗歌上有卓越成就,他的词赋骈文也颇具特色。他的文学作品多采用古体诗形式,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 学术贡献:除了文学创作外,传正还广泛涉猎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等,其诗词、骈体文皆有闻达,显示了其在文学以外的学术造诣。
- 个人品格
- 淡泊名利:传正一生追求的是文学艺术上的极致,而非权力的追逐。他的这种精神在《辞世偈》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 遗世独立:传正晚年归隐,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遗世独立的情怀在他的诗作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 人格魅力:传正的人格魅力在于他的谦逊和真诚,无论是对待朝廷还是对待朋友,他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品质在《辞世偈》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
传正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品格的清代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都值得后人所学习和敬仰。通过对传正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生活真谛的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