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奇,原名凌策,宋代诗人,生于公元957,卒于公元1018
宋宣州泾县人,字子奇。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历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
累官职方员外郎、知广州,请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
后拜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知益州。
在剑外凡六任,所至有治绩。
进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官终工部侍郎。
生卒年:957-1018
子奇,原名凌策,宋代诗人,生于公元957,卒于公元1018
宋宣州泾县人,字子奇。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历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
累官职方员外郎、知广州,请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
后拜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知益州。
在剑外凡六任,所至有治绩。
进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官终工部侍郎。
生卒年:957-1018
不识桃源第一家出自《丁家山访李璨》,不识桃源第一家的作者是:凌策。 不识桃源第一家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识桃源第一家的释义是:不识桃源第一家:指诗人未曾识得这个人间仙境的第一家,即指未曾亲身体验过这个美好的地方。这里的“桃源第一家”比喻一个美好的、隐秘的地方。 不识桃源第一家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识桃源第一家的拼音读音是:bù shí táo yuán dì yī
当年刘阮应惆怅出自《丁家山访李璨》,当年刘阮应惆怅的作者是:凌策。 当年刘阮应惆怅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当年刘阮应惆怅的释义是:当年刘阮应惆怅:指当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访仙的故事,后人常用以比喻仙境难寻,抒发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失望之情。在这里,诗人以此表达对访友未果的惆怅之情。 当年刘阮应惆怅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当年刘阮应惆怅的拼音读音是:dāng nián liú
画栏常胜四时花出自《丁家山访李璨》,画栏常胜四时花的作者是:凌策。 画栏常胜四时花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画栏常胜四时花的释义是:画栏常胜四时花:指画栏上的花朵四季常开,不随季节变化而凋谢。 画栏常胜四时花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画栏常胜四时花的拼音读音是:huà lán cháng shèng sì shí huā。 画栏常胜四时花是《丁家山访李璨》的第6句。
玉斝满倾千日酒出自《丁家山访李璨》,玉斝满倾千日酒的作者是:凌策。 玉斝满倾千日酒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斝满倾千日酒的释义是:玉斝满倾千日酒:玉制的酒杯中盛满了陈年美酒。这里“玉斝”指的是精美的酒杯,“千日酒”则是指陈酿了很长时间的美酒,寓意着酒的美味与珍贵。 玉斝满倾千日酒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斝满倾千日酒的拼音读音是:yù jiǎ mǎn qīng qiān
树木参差翳彩霞出自《丁家山访李璨》,树木参差翳彩霞的作者是:凌策。 树木参差翳彩霞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树木参差翳彩霞的释义是:树木错落有致,枝叶繁茂,掩映着五彩斑斓的晚霞。 树木参差翳彩霞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树木参差翳彩霞的拼音读音是:shù mù cān chà yì cǎi xiá。 树木参差翳彩霞是《丁家山访李璨》的第4句。 树木参差翳彩霞的上半句是:
池塘潋滟凌朱阁出自《丁家山访李璨》,池塘潋滟凌朱阁的作者是:凌策。 池塘潋滟凌朱阁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池塘潋滟凌朱阁的释义是:池塘水波荡漾,映照着朱红色的楼阁。 池塘潋滟凌朱阁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池塘潋滟凌朱阁的拼音读音是:chí táng liàn yàn líng zhū gé。 池塘潋滟凌朱阁是《丁家山访李璨》的第3句。 池塘潋滟凌朱阁的上半句是
幽寻胜迹对繁华出自《丁家山访李璨》,幽寻胜迹对繁华的作者是:凌策。 幽寻胜迹对繁华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幽寻胜迹对繁华的释义是:幽寻胜迹对繁华:在幽静的地方寻找美好的古迹,与繁华的市井景象形成对比。 幽寻胜迹对繁华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幽寻胜迹对繁华的拼音读音是:yōu xún shèng jì duì fán huá。 幽寻胜迹对繁华是《丁家山访李璨》的第2句。
江表遥思岁月赊出自《丁家山访李璨》,江表遥思岁月赊的作者是:凌策。 江表遥思岁月赊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江表遥思岁月赊的释义是:江表遥思岁月赊:指在江表之地,遥想往昔岁月已经过去了很久。 江表遥思岁月赊是宋代诗人凌策的作品,风格是:诗。 江表遥思岁月赊的拼音读音是:jiāng biǎo yáo sī suì yuè shē。 江表遥思岁月赊是《丁家山访李璨》的第1句。
丁家山访李璨 江表遥思岁月赊,幽寻胜迹对繁华。 池塘潋滟凌朱阁,树木参差翳彩霞。 玉斝满倾千日酒,画栏常胜四时花。 当年刘阮应惆怅,不识桃源第一家。 注释: 1. 江表遥思岁月赊:江表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遥思表示遥远地怀念。岁月赊表示时间的漫长和流逝。 2. 幽寻胜迹对繁华:幽寻表示在深山中寻找,胜迹表示美好的地方或事迹。对繁华表示与城市的喧嚣相对比。 3. 池塘潋滟凌朱阁:池塘水面波光粼粼
胡璪是宋代的诗人,字仲连,号如村老人。他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卒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胡璪的作品集《全宋诗》中收录了一首名为《题临安邸》的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胡璪的生平和作品风格都反映了宋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个性自由、关注国家大事和表达个人情怀的特点。胡璪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
孙逸是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重要画家,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逸(约1604—约1658),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出生于安徽休宁。他的画作深受黄公望的影响,被誉为文征明之后的新秀。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淡而神旺,简而意足。孙逸的传世作品包括《冈陵图》和《茅屋长松图》等。 孙逸的艺术风格独特,山水画得黄公望之法,淡雅而生动。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