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约,原名陈博古,宋代诗人
陈博古,字守约,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调处州刑曹。
宣和中为江州德化县尉。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知泰州海陵县。
时承兵革之馀,博古专主安抚,与郡守不合,郁郁而殁。
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八引《通州志》徐良弼撰《陈君墓志》。
生卒年:?-?
守约,原名陈博古,宋代诗人
陈博古,字守约,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调处州刑曹。
宣和中为江州德化县尉。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知泰州海陵县。
时承兵革之馀,博古专主安抚,与郡守不合,郁郁而殁。
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八引《通州志》徐良弼撰《陈君墓志》。
生卒年:?-?
注释 门外:门的外面 海涛奔铁骑:指海浪像奔腾的战马,浪花似铁骑一般威猛 槛前:门前 山背拥金鳌:形容山峰巍峨如大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大海为画面,将海水比作奔马,浪花比作铁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海水的力量和速度。同时,诗人又以山峰为背景,将其描绘成一只巨大的金鳌,展现出山峰的雄伟壮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
陈博古,字守约,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调处州刑曹。 宣和中为江州德化县尉。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知泰州海陵县。 时承兵革之馀,博古专主安抚,与郡守不合,郁郁而殁。 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八引《通州志》徐良弼撰《陈君墓志》。 生卒年:?-
陈垓是宋代诗人。 字经甫,号存耕,福建长乐人。陈垓的生平资料丰富,他自幼聪慧,游学于永福,十七岁中乡试第六名。嘉定十年(1217年)中进士后,殿试第十名。授任县令十载,淳祐中为监察御史,上言民命与国脉相维
宋阆州阆中人,字叔易,号存诚子,又号涧上丈人。 陈造子。 工诗文,诗句风格豪健。 居阳翟涧上村,与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 又与晁说之同隐嵩山。 徽宗大观中召赴阙,除校书郎。 未几致仕。 高宗建炎初再召,避地桂岭。 有《涧上丈人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