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雅,原名葛宫,宋代诗人,生于公元992,卒于公元1072
宋江阴人,字公雅。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授忠正军掌书记。
善属文,上《太平雅颂》十篇,为真宗所嘉。
又献《宝符阁颂》,为杨亿所称。
知南充县,守资、昌二州,以惠政闻。
后知南剑州,徙知滁、秀二州。
英宗治平中,官至工部侍郎。
有《青阳集》。
生卒年:992-1072
公雅,原名葛宫,宋代诗人,生于公元992,卒于公元1072
宋江阴人,字公雅。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授忠正军掌书记。
善属文,上《太平雅颂》十篇,为真宗所嘉。
又献《宝符阁颂》,为杨亿所称。
知南充县,守资、昌二州,以惠政闻。
后知南剑州,徙知滁、秀二州。
英宗治平中,官至工部侍郎。
有《青阳集》。
生卒年:992-1072
【注释】西楼:指女子的居室。后苑:指女子居住的地方,即花园。香:这里形容花香。 【赏析】这首诗描写女子居住的环境。首句写西楼月上帘帘静,次句写后苑花开院院香。两句都是对女子居处环境的描写,但侧重点不同。第一句写的是“静”和“香”,而第二句则侧重写花的盛开与香气四溢。全诗语言简洁,含蓄委婉,形象地勾勒了一幅幽美动人的女子闺房图画
注释:院子里,燕子翩翩起舞,朱红的门紧闭着,显得格外安静;院子里,梨花落满一地,小院闲散而幽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宁静的庭院景象。首句以“燕子翩翻”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面,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的氛围。第二句通过“狼藉梨花”这一细节,展现了庭院的宁静与闲适之美。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安宁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春天之中
宋江阴人,字公雅。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授忠正军掌书记。 善属文,上《太平雅颂》十篇,为真宗所嘉。 又献《宝符阁颂》,为杨亿所称。 知南充县,守资、昌二州,以惠政闻。 后知南剑州,徙知滁、秀二州。 英宗治平中,官至工部侍郎。 有《青阳集》。 生卒年
程骧,字师孟,一字季龙,号松轩,休宁(今属安徽)人。 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充武学生(《程氏贻范集补》甲集卷五《程骧恩补武学生敕牒》当年年二十一)。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赐武举出身,累官权中书舍人。 时贾似道当政,乞致仕。 宋亡,元访求旧臣,不出。 卒年七十三。 《新安文献志》卷九六有传。 生卒年
宋代诗人程镗,字伯淳,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和文学家。 程镗生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祖籍中山(今河北省保定市),但后随家人迁居洛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全宋诗》中有收录的记载
宋代诗人舒焕,字尧文,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他在熙宁六年(1073年)中进士,并在熙宁十年(1077年)被任命为徐州教授 。在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期间,他与苏轼有过诗歌交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舒焕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才华与贡献。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示了个人情感与志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态。在宋哲宗绍圣年间,他曾累官至熙州通判。 舒焕作为一位宋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