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夫,原名赵挺之,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40,卒于公元1107
宋密州诸城人,字正夫。
神宗熙宁间进士。
为登、棣二州教授。
通判德州,力行市易法。
哲宗元祐中,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
以苏轼尝谓其“聚敛小人”,乃劾轼诽谤神宗,反为谏官所劾,谪徐州通判。
后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
徽宗朝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排击元祐党人不遗余力。
崇宁四年,以蔡京荐,为尚书右仆射。
因与京争权,相位罢复不定,未几卒。
谥清宪。
生卒年:1040-1107
正夫,原名赵挺之,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40,卒于公元1107
宋密州诸城人,字正夫。
神宗熙宁间进士。
为登、棣二州教授。
通判德州,力行市易法。
哲宗元祐中,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
以苏轼尝谓其“聚敛小人”,乃劾轼诽谤神宗,反为谏官所劾,谪徐州通判。
后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
徽宗朝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排击元祐党人不遗余力。
崇宁四年,以蔡京荐,为尚书右仆射。
因与京争权,相位罢复不定,未几卒。
谥清宪。
生卒年:1040-1107
兹怀已潇洒出自《朱氏天和堂》,兹怀已潇洒的作者是:赵挺之。 兹怀已潇洒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兹怀已潇洒的释义是:兹怀已潇洒:此心已经超脱,无拘无束。 兹怀已潇洒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兹怀已潇洒的拼音读音是:zī huái yǐ xiāo sǎ。 兹怀已潇洒是《朱氏天和堂》的第20句。 兹怀已潇洒的上半句是: 一梦逐君行。 兹怀已潇洒的全句是:一梦逐君行,兹怀已潇洒
一梦逐君行出自《朱氏天和堂》,一梦逐君行的作者是:赵挺之。 一梦逐君行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梦逐君行的释义是:一梦逐君行:指梦中追寻君子的身影,表达了对心仪之人的思念与向往。 一梦逐君行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梦逐君行的拼音读音是:yī mèng zhú jūn xíng。 一梦逐君行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9句。 一梦逐君行的上半句是:尘土翳车马。
尘土翳车马出自《朱氏天和堂》,尘土翳车马的作者是:赵挺之。 尘土翳车马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尘土翳车马的释义是:尘土遮蔽了车马。 尘土翳车马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尘土翳车马的拼音读音是:chén tǔ yì chē mǎ。 尘土翳车马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8句。 尘土翳车马的上半句是: 都城十二衢。 尘土翳车马的下半句是: 一梦逐君行。 尘土翳车马的全句是
都城十二衢出自《朱氏天和堂》,都城十二衢的作者是:赵挺之。 都城十二衢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都城十二衢的释义是:都城十二衢:指古代都城中的十二条主要街道,代表繁华与通达。 都城十二衢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都城十二衢的拼音读音是:dōu chéng shí èr qú。 都城十二衢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7句。 都城十二衢的上半句是:喜色动乡社。 都城十二衢的下半句是
喜色动乡社出自《朱氏天和堂》,喜色动乡社的作者是:赵挺之。 喜色动乡社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喜色动乡社的释义是:喜色动乡社:喜悦的情绪感染了整个乡村社区。 喜色动乡社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喜色动乡社的拼音读音是:xǐ sè dòng xiāng shè。 喜色动乡社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6句。 喜色动乡社的上半句是: 持觞拜亲膝。 喜色动乡社的下半句是:
持觞拜亲膝出自《朱氏天和堂》,持觞拜亲膝的作者是:赵挺之。 持觞拜亲膝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持觞拜亲膝的释义是:手持酒杯向亲膝敬酒。 持觞拜亲膝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持觞拜亲膝的拼音读音是:chí shāng bài qīn xī。 持觞拜亲膝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5句。 持觞拜亲膝的上半句是:落落珠玑泻。 持觞拜亲膝的下半句是:喜色动乡社。 持觞拜亲膝的全句是
落落珠玑泻出自《朱氏天和堂》,落落珠玑泻的作者是:赵挺之。 落落珠玑泻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落珠玑泻的释义是:“落落珠玑泻”可释义为:犹如珍珠和宝石般纷纷落下。 落落珠玑泻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落珠玑泻的拼音读音是:luò luò zhū jī xiè。 落落珠玑泻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4句。 落落珠玑泻的上半句是: 赋诗台阁彦。 落落珠玑泻的下半句是:
赋诗台阁彦出自《朱氏天和堂》,赋诗台阁彦的作者是:赵挺之。 赋诗台阁彦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诗台阁彦的释义是:赋诗台阁彦:指有才华、有学识的文臣。其中,“赋诗”表示有文学才华,“台阁”指朝廷或高官,“彦”是古代对才德兼备之人的尊称。整句意思是称赞那些有文学才华且在朝廷担任高职的才德兼备之人。 赋诗台阁彦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诗台阁彦的拼音读音是:fù shī
逸棹东南下出自《朱氏天和堂》,逸棹东南下的作者是:赵挺之。 逸棹东南下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逸棹东南下的释义是:逸棹东南下:指乘舟畅游向东南方向航行。逸,自由自在的样子;棹,船桨;东南下,向东南方向行驶。 逸棹东南下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逸棹东南下的拼音读音是:yì zhào dōng nán xià。 逸棹东南下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2句。 逸棹东南下的上半句是
春风振客衣出自《朱氏天和堂》,春风振客衣的作者是:赵挺之。 春风振客衣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春风振客衣的释义是:春风吹拂,使游客的衣衫飘动。 春风振客衣是宋代诗人赵挺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春风振客衣的拼音读音是:chūn fēng zhèn kè yī。 春风振客衣是《朱氏天和堂》的第11句。 春风振客衣的上半句是:流辈推博雅。 春风振客衣的下半句是:逸棹东南下。
赵崇滋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泽民,号竹所。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姓名与字号:赵崇滋的本名是赵崇滋,字泽民,又号竹所。 - 籍贯与出身:他出生于宋朝的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并且是一位进士出身。 2. 仕途经历 - 科举考试:在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赵崇滋成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 - 官职任命:在考中之后,他被调任为严州司户参军,负责地方司法和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