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抃是宋代的杰出诗人,字阅道,号知非子,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他不仅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更以其政治上的清廉和直言不讳著称于后世。

赵抃的政治生涯始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他通过进士考试,被任命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此后,他在崇安、海陵、江原等地历任官职,通晓政务,并在泗州担任通判一职。至和元年(1054年),赵抃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后因直言进谏被贬出知睦州。在宋英宗即位后,他再次被起用,历任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等职务,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赵抃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更是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的身份退休。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仅七十七岁,追封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而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如《送刘景文赴郴州》、《登岳阳楼》等,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赵抃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