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公弼是明代诗人。
一位朝鲜安州人,官至户曹判书。他不仅是明朝的诗人,还曾创作过《初见杜鹃花次云冈修撰韵》和《凤山楼次董内翰韵》等诗篇。卢公弼的创作生涯丰富而精彩,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卢公弼是明代诗人。
一位朝鲜安州人,官至户曹判书。他不仅是明朝的诗人,还曾创作过《初见杜鹃花次云冈修撰韵》和《凤山楼次董内翰韵》等诗篇。卢公弼的创作生涯丰富而精彩,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注释】 凤山楼:在今江苏丹阳。董内翰:指唐人董源,善画山水,其笔法以披麻皴著称。次韵:按别人的诗作的韵来作诗。次:遵循、模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画楼的即兴之作。上片写登楼所见。“画楼”,即画檐楼阁,这里指董源所绘的《潇湘图》中的那座巍峨壮丽的高阁。“苔壁”句,描绘出一幅高士幽居的画面。“苔壁诗成”,意谓壁上生满了青苔,上面有古人题写的诗句。“字点鸦”句,意谓这些字迹仿佛是一群乌鸦栖息在上面
樊翰,字少南,是明代的诗人。 樊翰生于1340年左右,卒于1560年左右,其生平事迹与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以其精湛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为后来的诗人树立了典范。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樊翰的创作成就不仅局限于诗歌领域,他在散文、词曲等方面也有涉猎和贡献,展现了一个全面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