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莽曰淮平。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八十三,口百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四。县二十九:徐,故国,盈姓。至春秋时徐子章禹为楚所灭。莽曰徐调。取虑,淮浦,游水北入海。莽曰淮敬。盱眙,都尉治。莽曰武匡。厹犹,莽曰秉义。僮,莽曰成信。射阳。莽曰监淮亭。开阳,赘其,高山,睢陵,莽曰睢陆。盐渎,有铁官。淮阴,莽曰嘉信。淮陵,莽曰淮陆。下相,莽曰从德。富陵,莽曰■虏。东阳,播旌,莽曰著信。西平,莽曰永聚。高平,侯国。莽曰成丘。开陵,侯国。莽曰成乡。昌阳。侯国。广平,侯国。莽曰平宁。兰阳,侯国。莽曰建节。襄平,侯国。莽曰相平。海陵,有江海会祠。莽曰亭间。舆,莽曰美德。堂邑,有铁官。乐陵。侯国。

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属江都。属扬州。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二千六百四。县二十六:吴,故国,周太伯所邑。具区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南江在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泰德。曲阿,故云阳,莽曰风美。乌伤,莽曰乌孝。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毗坛。馀暨,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莽曰馀衍。阳羡,诸暨,莽曰疏虏。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莽曰有锡。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扬州山。越王勾践本国。有灵文园。丹徒,馀姚,娄,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莽曰娄治。上虞,有仇亭。柯水东入海。莽曰会稽。海盐,故武原乡。有盐官。莽曰展武。剡,莽曰尽忠。由拳,柴辟,故就李乡,吴、越战地。大末,穀水东北至钱唐入江。莽曰末治。乌程,有欧阳亭。句章,渠水东入海。馀杭,莽曰进睦。鄞,有镇亭,有鮚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曰谨。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莽曰泉亭。鄮,莽曰海治。富春,莽曰诛岁。冶,回浦。南部都尉治。

临淮郡 -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王莽时期称“淮平”。户六万八千二百八十三,口百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四。辖县二十九:徐、故国,有姓。春秋时徐子章禹被楚所灭。王莽期间改称“徐调”,“取虑”、“淮浦”,其中“淮浦”为游水北入海。“盱眙”是都尉治所,王莽期间称“武匡”。“厹犹”王莽期间称“秉义”,“僮”王莽期间称“成信”。“射阳”王莽期间称“监淮亭”,“开阳”是赘其,“高山”和“睢陵”王莽期间分别称“睢陆”和“睢陆”。“盐渎”有铁官。“淮阴”和“淮陵”王莽期间分别称“嘉信”和“淮陆”,“下相”称“从德”,“富陵”称“■虏”。“东阳”和“播旌”王莽期间称“著信”,“西平”称“永聚”,“高平”是侯国。“开陵”和“开陵”是侯国,“昌阳”是侯国。“广平”是侯国。“兰阳”是侯国。“襄平”是侯国。“海陵”有江海会祠。“舆”王莽期间称“美德”,而“堂邑”有铁官。“乐陵”是侯国。    
    
会稽郡 - 秦朝置。高帝六年(前201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前153年)属江都。属于扬州。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二千六百四。辖县二十六:吴、故国,周太伯的领地。具有具区泽,扬州薮,古文称为“震泽”。南江在南,向东流入海,是扬州的川。王莽时期称“泰德”。曲阿是故云阳,王莽时称“风美”,“乌伤”王莽称“乌孝”,“毗陵”是季札的住所。江在北边,向东流入海,是扬州的川。王莽时期称“毗坛”。余暨是萧山,潘水流出此地。东边流入海。王莽时期称“馀衍”。阳羡是诸暨和莽时称“疏虏”。“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用牛。王莽时期称“有锡”。山阴是会稽山,上面有禹冢和禹井,是扬州的山。越王勾践的故乡。有灵文园。丹徒、馀姚和娄有南武城,阖闾用来监视越人。王莽时期称“娄治”。上虞有仇亭。柯水东流入海。王莽时期称“会稽”。海盐曾是武原乡,有盐官。王莽时期称“展武”。剡在莽时称“尽忠”,由拳是柴辟,故成为就李乡,是吴和越的战场。大末,穀水东北流至钱唐流入江。王莽时期称“末治”。乌程有欧阳亭。句章渠水向东流入海。馀杭称进睦。鄞有镇亭和鮚埼亭。东南有天门水流入海。有越过天的门山。王莽时期称“谨”。钱唐西部都有尉治所。武林山是武林水的源头,向东流入海,行程八百三十里,王莽时期称“泉亭”。鄮称“海治”,富春称“诛岁”,冶是回浦。南部都尉治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