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咸寒。
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一名蜥易。生川谷。
《吴普》曰:石龙子,一名守宫,一名石蜴,一名石龙子,(《御览》)。
《名医》曰:一名山龙子,一名守宫,一石石蜴,生平阳及荆山石间,五月取着石上令干。
案《说文》云:蜥、虫之蜥易也,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蝘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易,或作蝘,蚖、荣蚖蛇,医以注鸣者。《广雅》云:蛤蚧,(口卢)(虫厘),蚵(虫龙),蜥蜴也。《尔雅》云:蝾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
《毛诗》云:胡为虺蜴,《传》云蜴,螈也。陆玑云:虺蜴,一名蝾螈,蜴也,或谓之蛇医,如蜥蜴,青绿色,大如指,形状可恶。方言云:守宫,秦晋西夏谓之守宫,或谓之(口卢)蜥(虫厘),或谓之蜥易,其在泽中者,谓之易锡,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东齐,海岱谓之蝾螈,北燕谓之祝蜓,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谓之蛤蚧。

以下是对神农本草经·中品·虫鱼部·石龙子的详细分析:

  1. 味咸寒:石龙子的味道为咸寒,这表明它具有清热、降火的药性。

  2. 主五癃邪:石龙子主要用于治疗由肾气不足导致的小便异常问题。其能够消除结气,有助于尿液排出,从而缓解尿路感染等症状。

  3. 破石淋:石龙子还具有溶解结石的作用,对于尿路中的结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下血利水道:除了上述功能外,石龙子还能帮助排除体内的血液,改善因血瘀引起的水肿和排尿不畅的问题。

  5. 别名蜥易:石龙子还有其他名称,如守宫、蜥蜴等,这些名称反映了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

  6. 产地分布:石龙子主要生活在川谷等地,《吴普》和《名医》两部古籍对其生长环境和采集时间有所记载。

  7. 其他功效:除了上述功能外,石龙子还有明目、夜视、治疗目瞑等作用,长期服用可以使人心情愉悦,避免忧虑。

石龙子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效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与肾有关的疾病。它的咸寒属性使其在清热解毒方面尤为突出,同时还能辅助治疗血瘀、尿路结石等问题。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应谨慎,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