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温。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附子一名莨,神农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或生广汉,八月采,皮黑肥白(《御览》)。
《名医》曰:生楗为及广汉东,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御览》)。

案《范子计然》云: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附子

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附子一名莨,神农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或生广汉,八月采,皮黑肥白(《御览》)。

《名医》曰:生楗为及广汉东,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御览》)。

案《范子计然》云: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译文

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附子: 附子的味是辛辣而温热的。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疗风寒咳嗽和逆证、治疗中风以及外伤出血等,还能消除积聚形成的肿块,缓解疼痛,对血瘀引起的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身体寒冷和四肢麻木的症状。

注释

  1. 味辛温:指附子的味道是辛辣的,性质是温热的。
  2. 主要功效:包括治疗因风寒引起的咳嗽和逆证、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外伤导致的出血、消除积聚形成的肿块、缓解由血瘀引起的疼痛以及治疗身体寒冷和四肢麻木等症状。
  3. 其他用途:除了以上列出的主要功效外,附子还可以用来治疗身体寒冷和四肢麻木的症状,这表明它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
  4. 关键成分:附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挥发油、生物碱、苷类化合物等。其中,生物碱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阿托品、去甲乌药碱、乌药碱、次乌药碱、乌苯美司碱等。这些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兴奋心脏、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抗菌等。
  5. 产地与采集时间:附子产于四川武都地区。根据季节的不同,附子分为春采、冬采和秋采三种。其中,春季采收的附子被称为“乌头”,冬季采收的附子被称为“附子”。秋季采摘的附子被称为“炮附子”。
  6. 毒性问题:《神农本草经》中提到附子的毒性很大,但同时指出了制附子的方法来降低其毒性。例如,通过火炙可以使附子失去毒性。此外,使用盐水腌制的方法也可以去除附子的毒性,这是正法的一种体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制附子可以减少毒性,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下都应避免使用附子。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需要使用附子,那么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7. 应用广泛:附子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还具有保健功能。它可以温补人体阳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附子还被用于美容护肤和抗衰老方面。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皮肤弹性来达到美容效果。然而,使用附子时也需要谨慎,因为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赏析

附子的药用价值:附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性味辛温的特点使其能够迅速发挥药效,对于多种病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脾胃虚弱导致的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病症,附子都是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此外,附子还具有温阳散寒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等男性疾病。因此,附子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

附子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附子虽好,但也不可滥用。在使用附子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其性味归经和主治病症,确保自己适合服用附子。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引发中毒反应。另外,由于附子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因此在使用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一般来说,附子可以制成丸散剂、酊剂等多种剂型,以适应不同病情的需要。此外,还可以采用酒蒸制法或盐腌制法等方式来降低附子的毒性,使其更安全易用。总之,正确使用附子不仅能发挥其药效,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对于需要使用附子的人士来说,了解附子的相关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