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这首诗是《读山海经》(其七)的原文,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解释,以及关键词的解释和赏析:


读山海经(其七)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注释与赏析:

  •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 “粲粲”形容树木繁茂,光彩夺目的样子。“三珠树”可能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某种珍贵或美丽的植物,因为“三珠”通常用来形容贵重之物,如珍珠。“寄生赤水阴”则可能指的是这种树木生长在红色水域的阴凉之处,这里的“赤水”可能指的是一条河流的名字或者是指代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

  • 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 “亭亭”形容树木挺拔的样子,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凌风桂”可能是指一种高大挺拔、能够傲立风中的桂花树。“八干”可能是指树枝数量众多,形成了一个茂盛的林子。这里的“共成林”强调了树木之间的和谐共生。

  •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 “灵凤”和“神鸾”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象征高贵、优雅和祥瑞。它们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似乎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这里的“玉音”可能是指这些神兽发出的悦耳声音,或者是它们舞蹈时产生的优美旋律。

  •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 “王母心”是指非常珍爱、珍惜的心情。这里的“虽不是世间的珍宝”,但依然能够得到王母娘娘的喜爱和珍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珠树、桂花林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通过描写这些景物的美丽与神奇,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神兽形象也体现了诗人追求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