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治世后遂苦。
帝王昏乱天神怒。
灾异屡见戒人主。
三分二叛失州土。
三王九江一在吴。
馀悉稚小早少孤。
一国二主天所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注释”进行赏析。“金刀治世后遂苦”,金刀治理乱世之后便开始遭受苦难;“帝王昏乱天神怒”,帝王昏庸混乱,天地神灵愤怒谴责;“灾异屡见戒人主”,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断出现警告君主;“三分二叛失州土”,有三分之二的领土被背叛势力丧失;“三王九江一在吴”,三个诸侯国只有吴国还在;“馀悉稚小早少孤”,其余都还很小,很早就失去了亲人;“一国二主天所驱”,一个国家有两个主人,这是上天的安排。
【答案】
译文:
金刀治世后便开始遭受苦难:帝王昏庸混乱,天地神灵愤怒谴责;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断出现警告君主;有三分之二的领土被背叛势力丧失;三个诸侯国只有吴国还在;其余都还很小,很早就失去了亲人;一个国家有两个主人,这是上天的安排。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讽刺帝王的诗,但细加品味,则另有一番风味。诗人首先指出了“帝王昏乱天神怒”,接着指出“灾异屡见”,最后说“三分二叛”,并说明“三王九江一在吴”,而“余悉稚小早少孤”。“帝王”、“天神”都是指代帝王。“灾异”、“叛乱”、“夭折”都与帝王有关。“三分”即三分之地,这里指分封的诸侯国。“三王”指周朝分封的三个诸侯国。“九江”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吴”为春秋时的诸侯国。“稚小”指年纪幼小,“早少孤”即早年夭亡。“国”指国家或朝廷。“二主”指两个国君。“天所驱”即天命所归。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揭示天命所在、王朝更替的历史规律,借古讽今,以警醒当朝皇帝。
首句“金刀治世后遂苦”,用“金刀”暗喻秦始皇(始皇),指出他统治后就开始遭受苦难,这一句是总括全诗的纲领。次句“帝王昏乱天神怒”,指出昏乱的帝王必然要招致天神的愤怒谴责。第三句“灾异屡见戒人主”,说明灾异不断出现,是告诫君主应当警惕。第四句“三分二叛失州土”,说明三分之二的领土被背叛势力丧失。第五句“三王九江一在吴”,表明三个诸侯国只有吴国还在。第六句“馀悉稚小早少孤”,说明其余都还很小,很早就失去了亲人。第七句“一国二主天所驱”,指出这个国家有两位君主,这是上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