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大象内,照曜实显彰。
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蒙蒙大象内,照曜实显彰。
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注释:
- 蒙蒙大象内:形容月亮朦胧如大象的轮廓。
- 照曜实显彰:照耀着万物,使其显得明亮。
- 何事迷昏子:为何让那些迷失方向的人迷惑。
- 纵惑自招殃:即使迷惑自己也会招致灾祸。
- 乐所少人往:快乐的源泉很少吸引人们去追随。
- 苦道若翻囊:痛苦的路途好像翻动着的口袋一样让人难以承受。
- 不有松柏志:没有像松柏一样坚定不移的意志。
- 闲豫紫烟表:在悠闲的云烟之中。
- 长歌出昊苍:唱出悠扬的歌,高扬于广阔的天空之上。
- 澄虚无色外:清澈透明,超越世俗的色彩。
- 应见有缘乡:应该看到有缘分的地方。
- 岁曜毗汉后:岁星(指月亮)在毗山之后出现。
- 丽辰傅殷王:美丽的时间伴随着殷地的帝王。
- 伊余非二仙:我并不是神仙中的两位。
- 晦迹之九方:隐藏足迹于九天之外。
- 亦见流俗子:也见识到那些庸俗的人。
- 略谣观有念:略过诗歌的大意来观察人们的思绪。
- 宁曰尽矜章:宁愿说这些只是炫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句“蒙蒙大象内,照曜实显彰”运用了自然界中月亮的形象,暗喻诗人内心的光明与纯洁。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暗示了那些被名利所困、迷失自我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
诗中还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这两句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往往会失去精神上的清晰和纯粹,导致自身遭受不幸。而这种不幸往往源于人们自身的选择和行为。
诗人通过描绘月夜美景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景致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在宁静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真善美的哲学思考。“宁曰尽矜章”,这里的“矜”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不屑一顾,而“章”则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装饰或外表,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与纯粹。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与象征,以及对其在不同时间段出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