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谷中泉,郁郁岩下林。
泄泄群翟飞,咬咬春鸟吟。
野次何索寞,薄暮愁人心。
三军望稀盖,欢息有馀音。
临肴忘肉味,对酒不能斟。
人言重别离,斯情效于今。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译文:
- 涓涓谷中泉: 涓涓(细流)表示细小、细腻的水流,这里形容泉水从谷中流出的情景。
- 郁郁岩下林: 郁郁(茂盛)形容林木繁密的样子,这里指的是岩石周围的树林。
- 泄泄群翟飞: 泄泄(轻盈)指鸟类飞行时的轻盈姿态,这里描述的是众多野鸟在高空飞翔。
- 咬咬春鸟吟: 咬咬(清脆)表示鸟儿鸣叫的声音,这里描绘了春季鸟鸣悦耳的景象。
- 野次何索寞: 野次(野外)指野外或野外的场所,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的某个地方显得冷清而寂寥。
- 薄暮愁人心: 薄暮(傍晚)是指天色渐暗的时候,愁心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情绪。
- 三军望稀盖: 三军在这里泛指军队,稀盖可能是指稀疏的帐篷或营地,这里形容士兵们在黄昏时分望着远方的情景。
- 欢息有馀音: 欢息(欢乐)表达了战士们内心的欢喜,而“馀音”意味着这种欢乐的气氛持续不断。
- 临肴忘肉味: 临肴(临近菜肴)表示接近食物,忘记肉的味道则表明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到了极致,以至于忘记了味道。
- 对酒不能斟: 不能斟(无法斟酒)说明诗人因为心情沉重,难以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
- 人言重别离: 人言(他人的言语)是指别人对离别的看法或议论,重别离表示离别的事情被反复提起。
- 斯情效于今: 斯情(如此的情感)指的是以上提到的离别之情,效于今(延续到现在)意味着这种情感至今仍然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涓涓谷中泉水流,郁郁岩石下林深幽。
泄泄群翟展翅飞,咬咬春鸟啼声柔。
野外之地空寂寥,薄暮时分添忧愁。
三军战士望远方,欢欣之余歌声留。
临近佳肴食已尽,对饮美酒却难醉。
他人谈论离别苦,今日情感依然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感受。首句“涓涓谷中泉,郁郁岩下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第二句“泄泄群翟飞,咬咬春鸟吟”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随着夜色降临,第三句“野次何索寞”透露出一片荒凉之感,第四句“薄暮愁人心”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整体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