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商风起。
悄悄心自悲。
圆圆三五月。
皎皎曜清晖今昔一何盛。
氛氲自消微。
微黄黄及华。
飘摇随风飞。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和重要词语,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肃肃”形容秋风的声音,“悄悄悄”形容心绪的烦乱,“三五月”“皎皎”“曜清晖”“一何盛”“氛氲自消微”“黄及华”“飘摇随风飞”都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译文:

萧萧的秋风开始吹来,

悄悄地心中充满了悲愁。

圆圆的月亮照耀着天空,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

今夕的辉煌与昔日相比是多么不同,

阴霾自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色的树叶飘落在地上,

随风飘扬而去。

赏析:

本诗为《古诗十九首》组诗中的第一篇,作于建安时期,是一首咏怀抒情诗。全诗以秋风起兴,抒发自己孤寂、苦闷的情怀。

前四句写秋风秋月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凄清、寂寞的氛围,并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之情;后四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时光易逝的感叹之情。

第一层(前四句)写秋风秋月的景色。开头一句“肃肃商风起”,点明季节,秋风起而天气凉,这是秋天的特点。秋风起而寒意袭人,于是“悄悄心自悲”的主人公不禁生出无限感慨。“悄悄”二字,既写出秋风之劲,又写出主人公心情的孤独寂寞。

第二层(中间六句)写景中寓情。诗人由秋风吹动落叶,想到自己的年岁也如这落叶一样,渐渐老去。“三五月”指初夏,此时正是花开时节,而主人公却无心赏花。“皎皎曜清晖”,写月光明亮,照彻云天。“一何盛”,“盛”即繁茂之意,说明此时的景物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然而这一切美景只能引起主人公的感慨而已。“一何”二字,既是反问句式,又含有无限的感慨之情。“氛氲自消微”,这里指草木凋零,万物枯萎。“微黄”,草木的颜色,也是衰败的象征。“黄及华”,黄色的花朵已经凋谢,只有绿叶还在枝头飘荡。“飘摇随风飞”。最后两句描写的是落叶纷纷飘落的景象。落叶纷飞,飘摇不定,随风飞舞,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空虚和孤独感,但并未完全沉溺于个人的伤感之中,反而能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关注天下百姓安危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建安文学慷慨激昂的时代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