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郎。
眼中黄。
形躯虽细是智囊。

【注释】:

支郎:《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年轻时有俊才。支道林(道安)问他:“君自言何似?”安曰:“吾比世中人,如卿于仲尼。”时人以为小人之语,故称支为“支郎”。

眼中黄:眼睛的颜色像黄色的金子。

形躯虽细是智囊:身躯虽然很瘦弱,但内心却是个有才智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的名篇《登池上楼》中的一首。诗写自己对名利看得很开,只求清闲自在的生活。诗人以支道林自比,说自己尽管外表瘦弱,但内心却像黄金一样宝贵。全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开头两句,先写自己的体态,接着写自己的为人,最后归结到自己追求的是清闲自在的生活。这种写法,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诗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首句“支郎”,用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当时谢安在东山隐居,有人讥笑他“高卧东山三十春”,谢安说:“若果高士,当驱二谢于门前;若其虚度,令入门便是左衽。”意思是,如果真有隐士风度,我就把他们从门前赶走;如果他们只是徒有虚名,那就让他们进门来。谢灵运引用这个故事,表示自己不慕名利,甘愿隐居山泽,不与俗人同流合污。

次句“眼中黄”,用典,出自《晋书·王献之传》,“眼中青”即指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晋朝大书法家。据说他曾对父亲王凝之开玩笑说:“我眼中有尘。”后来,他果然因为眼病失明。这里用这个典故,表明谢灵运的眼力很好,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三、四两句“身长八尺,每怀一壑”是谢灵运对自己身体的描述。《宋书.谢晦传》记载,谢灵运身高不满八尺,但他经常幻想自己在高山深谷中隐居生活,过着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

尾联“形躯虽细是智囊”。用典,出自《晋书·刘伶传》。刘伶是汉朝末年的著名酒仙,相传他能饮酒一斗后醉倒三天,醒来时仍能豪饮如初,因此被称为“酒中仙”。谢灵运在这里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身材瘦弱,但内心却像黄金一样宝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