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皓然,食不充粮。
裹衣蹇裳,当还故乡。
圣王悯念,悉用补郎。
舍是布衣,被彼玄黄。

【诗句解读】

初平中,指东汉建安年间。长安谣:指的是当时流传在长安的民间歌谣。头白皓然,意指年老发苍苍。食不充粮,意指生活困苦,食物短缺。裹衣蹇裳,意指穿着破旧衣服,形容贫苦的生活状态。当还故乡,意指应该回到家乡。圣王悯念,意指圣明的君主体恤百姓,同情他们的处境。悉用补郎,意指全部用来填补官员的空缺。舍是布衣,意指放弃平民的身份。被彼玄黄,意指穿上了皇帝赏赐的华贵衣服。

【译文】

初平年间,长安城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头发花白,却仍然身无分文。穿着破旧的衣服,却仍想回到故乡。圣明的君王怜悯百姓的苦难,于是用所有资源来填补官员的空缺。舍弃平民身份,穿上皇帝赏赐的华贵衣服。”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初平中时期长安城的民生困境和社会现实。诗中的“头白皓然”和“食不充粮”描绘了诗人自己和普通百姓的艰辛生活。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表达了对圣明君王的感激之情,希望君主能够体恤百姓的疾苦,用所有资源来填补官员的空缺,以缓解百姓的贫困状况。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但依然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揭示了社会现实问题,又表达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