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条开早陌,五里暗朝氛。
带楼疑海气,含盖似浮云。
方从河水上,预奉绿图文。

【注释】

七条:指京城的官道。开早陌:清晨上路。五里暗朝氛:走了五里路,雾还没有散尽。含盖:指树冠或云气。方从河水上:刚刚离开河边。预奉绿图文:指皇帝已经下达了诏书。绿文,即绿敕,皇帝的命令。

【赏析】

咏雾应诏诗(其二)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春,诗人应玄宗之命,作《咏雾》诗以讽谏,并被降职太子少詹事、分司东都事。此首写于其任太子少詹事时。《新唐书·艺文志》:“《咏雾》一卷,张九龄。”《旧唐书·艺文志》:“《咏雾》三卷,张九龄。”《全唐诗》收其诗一卷。《咏雾应诏诗》是一组咏物诗,共八首。其中第二首是作者在开元二十九年春应玄宗之旨而作的,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此诗为咏雾之作,但所咏非雾,而是雾前的一种现象——朝霞。

“七条”“五里”句:说早晨从皇宫出发,沿着七条官道向朝廷进发,走了五里路,雾还没有消散。

“带楼”两句:说那高耸入云的宫殿仿佛笼罩着海气似的,它上面的树冠好像浮云。

“方从”两句:说我刚从黄河岸边走下来,皇上已经下达了诏书。绿文,指诏书。

这两句写诗人从黄河边上回来,刚一到家就被召见,要他起草《咏雾》这首诗,于是诗人赶紧把刚才所见的景象写成了诗。此诗是应诏之作。

首联写天未明时的景象,雾还未散,道路还看不清,所以作者用了“暗”字,突出雾气之浓;颔联写雾中景物:雾中的宫阙像海气一样笼罩着,上面有树冠,像浮云一般缥缈。“疑”字用得极好,表现雾中景象的迷离恍惚。

颈联承颔联而来,写诗人刚从河边回来就接到圣旨,要他起草《咏雾》诗。颈联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尾联写诗人回到住处后接到圣旨,要他起草《咏雾》诗:“方从河水上,预奉绿图文。”诗人回到自己住的府第后,接到圣旨,要他立即起草《咏雾》这首诗。“方”,刚才。“河”,指黄河。“水”,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从……上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刚才还在从黄河边上走来,皇上已经下达了诏书。“预奉绿图文”,指代的是前面所说的诏书。这四句诗是写诗人接到圣旨后,立即回到家中,草拟《咏雾》这首诗的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