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乐毕该,五礼备贯。
七训是敷,三英有粲。
文整国容,武决庙算。
唯旦唯公,唯公唯旦。(十五章)

【注释】

六乐:周朝礼制规定的音乐。六为“六律”、“六音”,合称“六乐”。

五礼:《周礼》所载的五种重要礼仪,即吉、凶、宾、军、嘉。

七训:周朝《尚书·大禹谟》记载的七种训诫,即慎言、慎行、敬忌、战慎、交慎、富慎、勉敬。

三英:周代有所谓“八元”、“八恺”之说,其中以文王的三位大臣(太伯、仲尼、太公)最为杰出,称为三英。

文整国容:整齐的国家容貌。

武决庙算:用武力解决国家大事的谋略。《左传》:“晋韩宣子问叔向曰:‘周其乱乎?’对曰:‘其乱也,不过三年。’‘然则政如之何?’‘政在选贤与能。’‘那么其人也?’‘有臣七人,皆文治武卫,非特为身,必能利国家百姓焉。’”

惟旦惟公:惟、唯,都是语气副词,表示肯定。

惟旦,只有天子才能这样;惟公,只有周公旦才能这样。意思是说,周公旦能够这样,天子也能这样。

惟旦惟公,惟旦惟公,这里指周公旦,是作者自比。

【赏析】

这首诗是歌颂周公旦的。周代礼制的确立,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而《尚书》中周公旦的事迹尤为突出。因此,作者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周公旦的颂扬之情。

“六乐毕该,五礼备贯。”这两句是诗人对周代礼制的基本概括。周代礼制规定了音乐的种类和内容,以及各种礼仪的具体做法和要求,使国家的政治生活更加有序。这里的“尽”字,表达了诗人对周代礼制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

“七训是敷,三英有粲。”这两句是对周代礼制中的重要人物和事迹的描绘。周代《尚书·大禹谟》记载了周公旦的七条训诫,以及他的三位大臣(太伯、仲尼、太公)的优秀事迹。这些事迹和教训,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整国容,武决庙算。”这两句是诗人对周代政治制度的评价。周代实行文武并用的政治体制,文官负责内政管理,武将负责军事指挥。这种政治体制既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军队的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

“唯旦唯公,唯公唯旦。”这两句是诗人对周公旦的赞誉。周公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忠诚于国家,勇敢善战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

整首诗通过对周代礼制和周公旦事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周代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