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旷复远,高树峻而危。

【注释】

和柳恽毗山亭诗:这是作者应友人之请,为柳恽的毗山亭所作。平湖:即平湖秋月。毗山: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南屏山上,有小亭,相传是南朝梁武帝时诗人谢灵运所建,故名。旷复远:空旷遥远。高树峻而危:树木高大挺拔而显得险峻。

【赏析】

“平湖旷复远,高树峻而危”,开篇两句写景,点出主题。平湖辽阔无际,视野极为开阔,但景色并不使人感到愉悦,反而使人感到孤独、寂寞;高耸入云的树木,虽然给人以挺拔之感,但给人的感觉却非常危险。这两句诗,从视觉和感觉上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不安感,与下句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孤烟落日大江边,芦苇萧萧沙鸥眠”,诗人以“孤烟”、“落日”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荒凉凄凉的画面。诗人用“孤烟”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心情,用“落日”来表达自己对前途的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大江边的芦苇和沙滩上的沙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万里行客发扬州,家书不到百重山”,这两句诗,诗人以“行客”代指自己,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万里之行的旅人正踏上了前往扬州的路程,然而此时他却没有收到家中的来信,因为家书已经送到了百重山峰之外。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助。

“谁见汀洲上芙蓉?相思未已结愁肠”,这两句诗,诗人以“汀洲上芙蓉”来比喻自己对家乡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还以“相思未已结愁肠”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欲向荷花作径回,藕丝牵不去”两句诗,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家乡后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然而,由于心中的痛苦和无奈,使得他对回家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平湖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