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
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夜听捣衣诗
秋夜,月光洒满长门城,传来了敲击衣物的声音。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景和夜晚劳作的诗歌。
译文: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照耀着长门城,传来了敲击衣物的声音。
赏析:
此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秋夜”、“月光”等关键词,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美丽,以及月光的柔和与明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译文:
秋日里,敲击的木砧声音急促,木杵击打的节奏变得新颖动听。
石砧因干燥而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而空心的梧桐木杵则发出清脆悠扬的声响。
北堂的纤腰女子用小木棒敲打木砧,南市的美女用木槌敲打木杵。
敲击木砧无需鼓乐伴奏,敲击木杵无需琴瑟合奏。
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碗,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
译文:
敲击木砧时,将木棍结成连枝状,穿过两根长命针,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在倡楼中,离别的怨恨令人心惊胆战;在征客心中,忧愁的情绪难以平静。
同心图案的竹叶碗,两个碗相互配合,象征着两人心意相通。
裙摆无法遮挡过长的袖子,而衣袖却能衬托出过短的身材。
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
译文:
手持精美的镂空雕花剪刀,如同凤凰展翅;用缠有丝线的篸管吹奏,发出优美的音调。
音乐中的风流之态与韵味相得益彰,哀怨之声让人不禁心生凄凉。
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
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
译文:
新编乐曲环绕着夜晚的微风飘荡,宛如娇媚的女子在空中旋转。
应该可以听到长乐宫的乐曲,但昭阳宫的乐曲将被完全取代。
花蕾般的眼睛闪烁着醉人的光彩,龙鳞般的细纹装饰着华丽的衣衫。
湿漉漉的折叠着露水,被风吹过的衣服仿佛一夜都未干。
玉阶边的风势愈发迅猛,长城上的白雪似乎已经暗淡无光。
新获得的绶带开始缝制,精致的锦缎需要仔细编织。
译文:
新编乐曲随着夜风飘荡,好似娇媚的女子在空中旋转。
应该可以听到长乐宫的乐曲,但昭阳宫的乐曲将被完全取代。
花蕾般的眼睛闪烁着醉人的光彩,龙鳞般的细纹装饰着华丽的衣衫。
湿漉漉的折叠着露水,被风吹过的衣服仿佛一夜都未干。
玉阶边的风势愈发迅猛,长城上的白雪似乎已经暗淡无光。
新获得的绶带开始缝制,精致的锦缎需要仔细编织。
赏析:
此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忧郁情感。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忧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