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初变曲,未有逐琴心。
明年花树下,月月来相寻。

【注释】:

秦青:古琴师。变曲:改变乐曲。逐琴心:指弹奏琴曲时的心思。明年花树下:第二年的春天,就在这花树下。月月来相寻:每月都来这里找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思念妻子而作。首句写初到长安时的心情,意谓自己像古琴中的秦青一样,因受知遇而改变曲子。“未有逐琴心”,是说自从被赏识后,便一心想着去弹奏新曲。这两句是全诗的纲领,也是全诗感情的基础所在。次句承上而来,说明自己虽已受到重用,但还未能忘情于旧日之情。三、四句写自己与所爱之人的离合悲欢,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前人评论此诗时说:“此诗一气旋折,语语凄惋”(《李义山诗集笺注》),是有道理的。从结构上看,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初到长安后,自己虽受重用,但还留恋着旧日的情感;第二部分写自己思念妻子,盼望早日与她团聚,但又担心不能如愿。中间以“今年”二字一转,将两部分组成为两个段落,使全诗跌荡起伏,回环婉转,一气盘旋,读起来更觉凄惋动人。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入京后的心理变化,起笔轻快。“秦青”是《列女传》中的一个古代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音乐大师师旷在一次弹琴时,发现琴中藏着一只鸣叫的白凤。他十分惊奇地说:“这是‘清商’之曲。”后来人们就用“清商”泛指音乐,这里即指琴曲。“初变曲”就是“开始弹奏新曲”。诗人入京后,由一个琴师而成为朝廷命官,这种变化是很自然的。然而,他的心里总忘不了旧日之情,所以开头两句便说他“未有逐琴心”,就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变了曲(即做了官),但却还没有把心思放在弹奏新曲上。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由于诗人善于用典和化用诗句,所以这一层意思表达得并不明显。“未有逐琴心”,是全诗的纲领。

下面四句紧接上文,具体地表现诗人的心境。“明年花树下”,是说到了明年春天,就要在这里的花树下弹琴了。“花树”一词本指树木,这里借指庭院里的花草树木,也就是“花下”。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明年春天一到,就要在这花树下弹起新曲来了。“月月来相寻”,意思是每个月都要来这花树下寻找她。“月月”即每月、每一月。这里用“来相寻”代替“来寻她”。因为诗人此时身居高位,不便明言私情,所以用了“月月”来代替“来寻她”,既委婉又含蓄。这样写显得自然而亲切,毫无矫揉造作之处。

“春日离合诗二首”是一首绝句,共二句。作者在长安思念妻子,盼望早日与她团聚,但又担心不能如愿。中间以“今年”二字一转,将两部分组成为两个段落,使全诗曲折回旋,跌宕有致,一气盘旋,读起来更觉凄惋动人。

全诗以“今年”二字为中心线索,上下分属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的是诗人初入长安时的情况,后一部分写的是诗人思念妻子的情景以及他对此事的担忧。全诗语言简练,感情深沉,意境深远,耐人回味。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愁,而且反映了封建社会门第观念所造成的种种矛盾和不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