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
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
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水逐云峰暗,寒随殿影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1-2行:
山池应令诗
译文: 《山池应令诗》
注释:
- “山池”指山间池塘,“应令”可能指的是某个官方或朝廷的征文应景之作。
第3-4行:
阆苑秋光暮
译文: 阆苑的秋天景色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
- 阆苑: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指代皇家园林。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暮:傍晚。
第5-6行:
金塘牧潦清
译文: 金色的池塘边草地上的积水已经干涸,显得清澈透底。
注释:
- 金塘:金黄色的池塘。
- 牧潦:指草地被雨水冲刷后的积水。
- 清:清澈见底。
第7-8行:
荷低芝盖出
译文: 荷叶低垂,仿佛是灵芝草盖上露出水面。
注释:
- 荷:荷叶。
- 低:低垂。
- 芝盖:用来形容荷叶的形状像芝草的盖子一样。
- 出:露出。
第9-10行:
浪涌燕舟轻
译文: 海浪汹涌,小燕子的船儿轻轻摇曳。
注释:
- 浪涌:波浪汹涌。
- 燕舟:小燕子的船。
- 轻:轻轻摇曳。
第11-12行:
逆湍流棹唱
译文: 在湍急的水流中划船,发出悠扬的歌声。
注释:
- 逆湍:逆流而上。
- 棹:船桨。
- 唱:歌唱,这里形容划船时发出的声音。
第13-16行:
带谷聚笳声
译文: 伴随着山谷中的号角声聚集在一起。
注释:
- 带谷:山谷中。
- 聚:聚集,集合。
- 笳声: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形容号角声。
第17-18行:
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译文: 远处的竹林与河边的岸边相接,而山上的桐树从城中远远伸出。
注释:
- 交临浦:靠近河流。
- 山桐:山上的桐树。
- 迥出城:从城中远远伸出。
第19行:
水逐云峰暗
译文: 水面随着云雾山峰变得昏暗。
注释:
- 水:这里指江水。
-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 暗:阴暗,看不清。
第20行:
寒随殿影生
译文: 寒冷随着宫殿的影子而生。
注释:
- 寒随殿影生:寒冷随着宫殿的影子产生。这里的“生”字可能有错别字,可能是“生”字写错了,应该是“生”,意为随着出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