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牧荆楚,听讼出池台。
督邮称蝗去,亭长说乌来。
行塘朱鹭响,当道赤帷开。
马鞭聊写赋,竹叶暂倾怀。
注释:
奉和药名诗:《奉和》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诗歌的形式。这首诗是作者模仿《奉和》,即模仿古人的诗歌形式,进行创作。
英王:指的是英明的君主,这里指的是汉朝的皇帝。荆楚:指的是楚国,一个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的地区。牧:指治理。荆楚:指的是楚国的土地。
听讼:指审理案件。出池台:指在池台上审理案件。
督邮: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传递公文,也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称蝗去:指告诉人们蝗灾已经过去了。
亭长: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地方的治安。说乌来:指告诉人们乌鸦来了。
行塘:指的是池塘边。朱鹭:一种鸟,这里指的是池塘边的朱鹭。响:指发出声音。
当道:指在道路上。赤帷:指红色的车幔,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车通常有车幔,红色的车幔代表官位高。开:指打开。
马鞭:用来指挥马匹的鞭子。聊:暂且的意思。写赋:指写作文章。
竹叶:一种植物,这里指的是用竹叶泡制的酒或茶。
赏析:
整首诗采用了模仿古诗体的形式,以汉英王治理楚国为主题,通过描绘各种自然景物和动物行为,来表达对英明君主治理天下的赞美之情。
首句“英王牧荆楚”直接描绘了英明的君主治理楚国的壮丽景象;接下来“听讼出池台”,则展示了他在处理案件时的公正无私;然后“督邮称蝗去,亭长说乌来”,描绘了他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果断和智慧;接着“行塘朱鹭响,当道赤帷开”,则展现了他治下百姓生活的安定和谐;最后“马鞭聊写赋,竹叶暂倾怀”,则表达了诗人对英明君主的敬仰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英明君主的赞颂,也有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期望,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