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
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
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诗句输出

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译文输出
站在河边的堤坝上,我并非在欣赏城市的角落,而是心怀对远方的山川的无限思念。尽管身处此地,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烦恼。

关键词注释

  • 驱马: 骑马,指代诗人的行动或姿态。
  • 河堤: 指的是沿河流修建的堤防,通常用于防洪或保护河岸。
  • 非谓城隅游: 并不是单纯的城市游玩或观光。
  • 怀山: 心中怀念着高山、大河等自然景观。
  • 殊未已: 没有停止,意味着内心的忧虑或思考从未停止。
  • 徒然劳九愁: 徒劳无功地耗费了九种忧愁,形容内心深感苦恼。
  • 旅泊依村树: 旅居在外,依靠村庄的树木为家。
  • 江槎拥戍楼: 江上的小船(槎),守护着要塞(戍楼)。这里的“戍楼”指边防的瞭望楼或堡垒。
  • 高岸翻成浦: 原本是平坦的河床部分因地形变化而形成了新的湖泊或水洼。
  • 曲港反通舟: 弯曲的河道使得船只能够逆向通行。
  • 枣野良知叹: 枣园中的自然之美让人感到心灵的触动与感叹。
  • 瓠河今可俦: 瓠河,一种古代的水道或河流,今天的水流与之相似。
  • 宣尼道: 指孔子的道德教导或儒家思想。
  • 泗水却横流: 这里用“泗水”暗指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行程或孔子的思想传播,表示希望孔子的思想能如河水一般横贯四海,即传播广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深厚感情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通过对比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表达方式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高岸翻成浦”与“曲港反通舟”,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适应过程。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魅力。

《登堤望水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