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
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
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
离心壮为剧,飞念如悬旗。
石席我不爽,德音君勿欺。

注释:

  1. 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
    “昔”指的是过去的时光,“与君别时”表明这是一次分别。蚕妾,即养蚕的妇女,她们在蚕吐丝时提供帮助。这里的“初献丝”可能意味着蚕妾刚刚织出了第一批丝绸。

  2. 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
    “何言”是反问,表示对时光飞逝或变化无常的感叹。“寒衣已捣治”描绘了冬天来临的景象,意味着人们开始制作冬季的衣服。

  3. 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
    “绦绣”指的是用线和绣花制作的服饰,这里可能指的是贵族或富家子弟的衣服。“篇帛久尘缁”则表达了这些衣物长时间积尘、颜色变暗的情况。

  4. 离心壮为剧,飞念如悬旗。
    “离心壮”可能是指分离时的悲伤情感。“飞念”则形容思念之情难以控制,好像旗帜在空中飘扬一样。

  5. 石席我不爽,德音君勿欺。
    “石席”可能指的是一块石头铺成的座位,这里用来象征坚定不移的友情或者信任。“德音”可能指的是良好的声誉或美好的名声,而“君勿欺”则是提醒对方(可能是对方的人)不要欺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时间的流逝给这段关系带来的影响。诗中的“蚕妾”、“寒衣”、“绦绣”、“篇帛”、“离心”等意象,都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变迁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两句“石席我不爽,德音君勿欺”中的坚定承诺和诚挚告诫,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信赖和对忠诚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