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云中燕,旦去暮来归。
自知羽翅弱,不与鹄争飞。
寄声谢飞鹄,往事子毛衣。
琐心诚贫薄,叵吝节荣衰。
阴山饶苦雾,危节多劲威。
岂但避霜雪,当儆野人机。
诗句释义:
- 可怜云中燕,旦去暮来归。 —— 形容燕子在云中飞翔,早晚归来。
- 自知羽翅弱,不与鹄争飞。 —— 知道自己的翅膀力量不足,不会与天鹅(鹄)竞争飞翔。
- 寄声谢飞鹄,往事子毛衣。 —— 通过叫声向飞翔的鸟表达感谢之情,因为过去的冬天里它曾给过我温暖(毛衣)。
- 琐心诚贫薄,叵吝节荣衰。 —— 内心真诚地认为生活很朴素、简单,不吝啬于享受或珍惜荣耀和衰败。
- 阴山饶苦雾,危节多劲威。 —— 阴山经常有浓密的雾气,而坚韧的节操给人强大的威严。
- 岂但避霜雪,当儆野人机。 —— 不仅仅是为了避开寒冷的霜雪,更是为了警醒那些狡猾的野人。
译文:
可怜的云中燕,日出而飞,日落而息。它了解自己的翅膀不够强健,不会与天鹅争夺天空的自由。它会发出声音感谢曾经给予温暖毛衣的飞鸟,因为过去的日子里,它在寒冷中给予了庇护。它的内心是简朴和真实的,它不吝啬对荣誉和衰败的态度。在阴山,常年有厚重的雾气,它的坚韧让很多人感到震撼。它不仅躲避了霜雪的寒冷,也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警告那些狡猾的野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小鸟——云中燕的生活状态。它们生活在高远的云端之上,白天飞行,晚上返回。尽管知道自己的翅膀力量不足,但它们并不因此放弃飞翔,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自然赋予的挑战。诗人通过对这两只小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不畏艰难的精神。
诗中的“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对小鸟的喜爱和同情。它们虽然身处险境,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定的态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赞赏。诗人通过对小鸟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保持一颗真诚、简朴的心,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诗人将焦点从自然界的小鸟转移到人类社会,指出那些狡猾的野人需要警戒和警惕。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提醒和警示。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定,同时也要有警惕性,避免被邪恶和狡猾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