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非长别,后来非久亲。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千年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定知今世土,还是昔时人。
焉能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诗句:
先去非长别,后来非久亲。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千年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定知今世土,还是昔时人。 焉能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翻译:
首先离开的并非长久别离,而后来的也非短暂亲近。
新坟掩埋旧冢,仿佛鱼鳞般排列着。
在茂陵之中谁能分辨出汉朝,骊山之中又怎能辨识秦朝?
千年如同昨日,一种尘归尘,一种土归土。
终究明白今世的土地,不过是昔日之人的躯体。
如何能取他骨骼再埋葬自己?
注释:
1. 先去非长别 - 表示时间上先离去的人并非长久不相见。
2. 后来非久亲 - 指的是后来接近的人也不是长久的亲人。
3. 新坟将旧冢 - 指新的坟墓掩埋旧的坟墓,形象地描述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4. 相次似鱼鳞 - 形容坟墓之间的排列整齐有序,像鱼鳞一样。
5. 茂陵谁辨汉 - 茂陵中难以分辨出是哪个朝代,因为历史的长河已经淹没了它的痕迹。
6. 骊山讵识秦 - 骊山上也难以辨识出秦始皇的陵墓,因为历史的痕迹早已模糊不清。
7. 千年与昨日 - 千年如一日,时光流转,过去的事情与当下相比已无差别。
8. 一种并成尘 - 一切事物最终都化为尘土,强调世间万物的无常和虚无。
9. 定知今世土 - 确信现在的土壤是过去的人们所留下的。
10. 还是昔时人 - 虽然一切都已成为尘埃,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们仍旧是现在的一部分。
11. 焉能取他骨 - 表达对他人身体的尊重,不能随意取用其骨骼。
12. 复持埋我身 - 暗示自己身体也将被埋葬,无法摆脱轮回中的生死循环。
赏析:
《五盛阴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历史的兴衰来反映佛家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理解。诗中的“先去”和“后来”表达了时间无情的概念,而“新坟将旧冢”则反映了世事沧桑,一切都可能成为过眼烟云。通过对古代人物和地点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命终结和宇宙循环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个警示,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名利和物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