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礼容。馀乐度。灵方留。景欲暮。开九重。肃五达。凤参差。龙已沫。
云既动。河既梁。万里照。四空香。神之车。归清都。璇庭寂。玉殿虚。
鸿化疑。孝风炽。顾灵心。结皇思。鸿庆遐鬯。嘉荐令芳。
翊帝明德。永祚深光。
【注释】
- 齐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
- 乐歌:诗歌。
- 十五首:共十五首诗。
- 其十:第10首。
- 赤帝:即炎帝,传说中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被尊为农业之神。
- 蕴礼容:蕴含礼仪的容貌。
- 馀乐度:剩余的音乐旋律。
- 灵方留:神灵停留的地方。
- 景欲暮:夕阳快要落山时。
- 开九重:打开宫殿的门楼。
- 肃五达:使四通八达的道路畅通无阻。
- 凤参差:鸾凤交错排列。
- 龙已沫:龙舟即将沉没。
- 云既动:云彩开始涌动。
- 河既梁:大河已经架桥。
- 万里照:照耀远方万里之遥。
- 四空香:天空四下充满了香气。
- 神之车:神话中的天车。
- 归清都:回到清明之地,即玉京,也指仙境。
- 璇庭寂:璇宫寂静无声。
- 玉殿虚:玉殿空荡无物。
- 鸿化疑:大雁飞翔时的优美姿态令人赞叹而怀疑。
- 孝风炽:孝顺之风盛行。
- 顾灵心:思念神灵的心情。
- 结皇思:结集帝王的思考。
- 鸿庆遐鬯:大雁远行时鸣声洪亮,这里比喻帝王的恩泽流传遥远。
- 嘉荐令芳:美好的祭品芬芳扑鼻。
- 翊帝明德:辅佐皇帝发扬美德。
- 永祚深光:永远保持光明的福运。
【赏析】
《齐明堂乐歌》是一首描绘帝王祭祀、庆祝的诗歌,共十五首,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帝王的颂扬。
诗人以“齐明堂乐歌”为题,揭示了这首诗的主题。齐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和祭祀的场所,这里的乐歌则是指祭祀音乐。诗人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帝王的颂扬。
诗人详细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在诗人的笔下,祭祀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艺术。诗人通过对祭祀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的描述,如“蕴礼容”“馀乐度”“灵方留”“景欲暮”等,展现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与神圣。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云既动”“河既梁”等,烘托出祭祀时的宁静与祥和。
诗人还将祭祀与帝王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对帝王的歌颂,将祭祀的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认为,祭祀不仅是为了表达对神灵的敬意,更是为了辅佐帝王发扬美德,让帝王的福运永远延续下去。因此,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翊帝明德”“永祚深光”,表达了对帝王的崇敬之情。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了先写景后抒情的方式。诗人先描绘了祭祀的场景,然后通过这些场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的结构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的渗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齐明堂乐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帝王的颂扬。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