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居平。不送不迎。
时人为王延之王僧虔语 当时的人认为王延之和王僧虔是兄弟。 二王居平 两位兄弟住在平民百姓中。 不送不迎 他们之间没有相互送礼或迎接。
【译文】 南边的彭城,北面的鼓山,相距十五里。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彭城和鼓山之间的一段路程,诗人用“南彭北鼓”来形容两地相距之远。首句点明了地点,次句点明了距离,第三句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这段路程的感受:遥远
【注释】 清溪:指清澈见底的小溪。鬼营:指鬼魂的聚集之地,即阴曹地府。 【赏析】 “扬州青”,扬州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这里用扬州代指京城。“是鬼营”,鬼营,指阴曹地府,这里指死后的去处。 诗人在诗中以“清溪”比喻人世间,“鬼魂”比喻人死后去处,“鬼营”比喻阴曹地府,表现了诗人对生与死、现实与幻境的思考和认识
注释: 东边放驴去西面磨面,麦城自己被攻陷。 赏析: 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中“马超讨曹操兴师”一回的结尾处。诗的内容是说,在麦城这个地方,东边的驴子往西边磨面,说明麦城已经被攻破了;而曹操的军队则在东边攻打麦城的东门。 整首诗的意思是,曹操的军队在东面进攻麦城的东门,而马超则在西面进行防御工作,这就像是东边放驴去西面磨面一样,麦城已经落入了敌军手中。 这首诗的用词非常精炼
注释:当时的人们称胡母颢的话为“时人语”,意思是他的话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译文:当时的人们称胡母颢的话为“时人语”,意思是他的话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主题,次句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第三句写胡母颢的言行,第四句写胡母颢的为人,最后一句总结全文,表明了作者对胡母颢的敬仰之情
【注释】:齐宋:指南北朝时期的齐、梁、陈、北齐、南梁、陈等国。扰攘:扰乱,纷乱。建武,指刘秀建立东汉的建武年间。上:指朝廷之上。 【赏析】:这首七绝是说自齐、宋以来民间语,即南朝和北朝的民间俗语,多有不同。诗以“扰攘”为题,表明所要表述的内容是杂乱纷繁的。“建武”二字是指南朝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的年代。诗中所说的“扰攘建武上”,意谓自建武年间起,便有了这种混乱的语言
永明初歌 白马向城啼,欲得城边草。 永明三年,妖贼唐宇之起,言唐来劳也。百姓为东昏侯歌曰云云。後句间云陶郎来。白者金色。马者兵事。三年。妖贼唐宇之起。言唐来劳也。 白马向城啼,欲得城边草,百姓为东昏侯歌曰云云。後句间云陶郎来。白者金色。马者兵事。三年。妖贼唐宇之起。言唐来劳也。 赏析: 《永明初歌》是一首描绘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通过“白马向城啼”这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