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善卷坛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注释与赏析:
-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 “耕荒”指的是开垦荒野,“凿原”是指挖掘土地。这两句话描述了一位贤明的统治者(或领导者)致力于治理国家和民众,不仅限于耕种土地,更注重于开拓和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这里的“高趣”指高尚的情趣或远大的志向。
- “在希夷”可能表示追求一种理想状态或境界,即“在希夷之中”。
-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 “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帝王之一,此处用来比喻理想的统治者或领导者。他想要退位让贤,但这位贤明的先生(可能是作者自喻)却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或理想。
- “空敛眉”可能指的是内心的无奈和悲伤,因为无法如愿以偿。
-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 “五溪”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区或河流。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现状的不满或失望,认为仅仅清理五个地方(溪流)还不足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 “千古美无亏”则表达了一种坚持或执着的态度,认为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美好的目标,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或改变。
-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 “纵遣”意味着放任或者释放。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于那些不再符合要求的人或事物,不必过分执着或担忧。
- “何人投所思”可能表达的是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认为总会有人会继续追寻和思考,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善卷坛”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大舜欲逊国”和“先生空敛眉”,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诗中的“五溪清不足”和“千古美无亏”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坚持和执着的信念。最后,“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一句,更是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