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荷衰飒菊芬芳,策杖吟诗上草堂。
满目暮云风卷尽,郡楼寒角数声长。

【注】

晚景:傍晚的景色。

策杖(chè zhànɡ):拄着手杖,步行。

吟诗上草堂:在草堂上边吟哦诗句。

郡楼:指州府的高楼。寒角:指号角。

长:悠远。

赏析:

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诗人任夔州刺史期间,写了《晚景》一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夔州的傍晚时分,独自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池边,观赏那衰飒的荷塘、芬芳的菊花的情景,同时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感情深沉,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

前两句“池荷衰飒菊芬芳,策杖吟诗上草堂。”写傍晚时分,诗人独自一人来到池畔,只见荷花衰败,但菊花依然散发出阵阵清香。此时,他手持拐杖,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吟哦诗句,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草堂前。这里的“策杖”和“上草堂”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漫步湖边的悠闲神态。

后两句“满目暮云风卷尽,郡楼寒角数声长。”则进一步展现了傍晚时分的景色。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远方,只见暮色渐浓,云彩被风吹得渐渐散去。而远处的郡楼,则在夜幕降临时显得更加寂静。就在这时,一阵凄厉的号角声传来,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傍晚时分,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在湖边,欣赏着盛开的荷花和芬芳的菊花。而在远处的郡楼上,则传来了凄凉的号角声,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悲凉之感。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