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君昭象,道应黄离。
铜楼备德,玉裕成规。
仙气霭霭,灵从师师。
前驱戾止,控鹤来仪。
【注释】副君:指太子。昭象:光明显赫的样子。黄离,黄色的云气。铜楼:指祭祀场所。备德:具备德行。玉裕:指祭礼用的玉器。成规:形成规矩。仙气:祥瑞之气。霭霭:形容云雾缭绕、气势雄伟的样子。师师:指威仪。前驱:前面开道的人。戾止:到达。控鹤:用鹤作仪仗。
【译文】太子庙里的神像庄严而神圣。祭坛上铜楼完备,供奉着功德无量的神明。祭坛上的香烟弥漫如云,灵官们威风凛凛,前驱开道,仪仗整齐,用鹤作为仪仗队形威武庄严。
【赏析】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峤为章怀太子庙所写的一首庙乐歌辞。此诗是《郊庙歌辞》中的“享章怀太子庙乐章迎神”的第一首。它通过描写太子庙中神像庄严神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崇敬之情。
第一句“副君昭象”,点明祭祀对象,即太子。第二句“道应黄离”,说明祭坛上有铜楼和铜人等祭具,以供太子享用。第三句“铜楼备德”,说明祭台上的铜楼是为了供奉太子的德性,使德性得到完善而设的。第四句“玉裕成规”,表明祭坛上玉制的物品,是太子庙的规矩和制度。第五句“仙气霭霭”,描绘了祭坛上香烟缭绕、祥云缭绕的神奇景象。第六句“灵从师师”,描绘了祭坛上神灵威严、威风凛凛的形象。第七句“前驱戾止”,描绘出前面开道的人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情景。第八句“控鹤来仪”,描绘了用鹤作为仪仗队形威武庄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