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
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

【注释】:

春条绿:春天的柳枝是绿色的。

那知秋叶黄:哪知道秋天树叶变黄了。

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蝉声还没有结束,大雁已排成人字形飞向北方。寒雁指北归的大雁。

【赏析】:

《杂曲歌辞·祓禊曲》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曲歌辞。此诗首二句写春天的景象,“昨见”二字,点明时间是在春天。“春条”,即嫩绿的新柳条。“绿”字写出了新柳条的颜色和姿态,给人以新鲜、生动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也正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那知”二字,是说春天虽已过去,但作者还沉浸在春天的美好记忆中,没有意识到秋天即将到来。

第三句写夏天的景象。“夏条”,即初长出的新叶的柳条。“夏条”与“春条”相对,都是指初生的事物。“黄”,是形容叶子的颜色。夏天到了,柳条由翠绿变为黄绿,这自然引起了作者对夏天的感受。

最后两句写秋天的景象。“秋叶黄”,用一个“黄”字来描写秋天,使秋天显得特别突出。“寒雁成行”,这是秋天的典型景象。“雁”,即大雁,秋天正是大雁南飞的季节,所以这里说“已成行”。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写的是一个季节更迭的景色变换的过程,但作者的笔调却始终如一,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使人读后感到十分惬意。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前四句写春天的景色,后四句写夏天和秋天的景色,这样交替着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前三句各有两个名词组成,第四句只有两个名词,这种变化也十分巧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