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离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

【注释】

①校书:校订书籍。使君:官名,指州郡长官。

②仇(chóu)书:旧时科举考试中举后,向考官赠送的酬谢之词。发迹:指得到提升、显贵。雠书发迹,言其功名显达。官虽屈:官虽升了,但内心委屈。负米:谓为亲负米。安亲路不赊:谓为亲谋福利,道路不赊。赊,远也。

③应见:应当看见。论世旧:指曹使君过去曾与自己共事,现在相见,故云。

④扫门:扫除门前,表示恭敬。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黄州刺史时。诗人通过送别魏校书和曹使君而联想到过去的往事,表达出一种对世事变幻的感慨。

“乱离无计驻生涯,又事东游惜岁华。”首联写诗人因乱离而无计度,只能驻留生涯;又因为东游而惋惜光阴。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颔联写诗人在乡村小店喝着酒,吃着竹叶饭,住在野桥上;又因为梅雨时节,只好在芦花飘洒的渡口停宿。

“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颈联写诗人虽然得到了官职,但内心却感到委屈,为了报答亲恩,他不惜一切去努力谋求前程。

“应见使君论世旧,扫门重得向曹家。”尾联写诗人认为曹使君一定会看到自己过去与他共同生活的情景,因此他再次来到曹家。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