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篱畔霜前偶得存:描绘了诗人在寒霜中的偶然发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惊喜和珍视。
  2. 苦教迟晚避兰荪:表达了诗人为了避免与其他事物相争而选择推迟,显示出诗人的谦逊和克制。
  3. 能销造化几多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赞叹,认为自己能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相抗衡。
  4. 不受阳和一点恩:表达了诗人对阳光恩惠的拒绝,可能寓意着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
  5. 生处岂容依玉砌: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更倾向于自然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6. 要时还许上金樽:表示在特定时刻,诗人愿意享受奢华的生活,体现了诗人生活态度的灵活性。
  7. 陶公没后无知己:提到了陶渊明,表达了对陶渊明死后没有知己的感慨,可能寓意着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敏感。
  8. 露滴幽丛见泪痕:描绘了露水在幽静丛中留下的泪痕,可能是诗人心境的象征,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

译文
篱笆旁边的霜天里,偶然发现了菊花的存在,这让我苦恼地教导自己,应该避开那些像兰花一样的其他花草。我能够消耗大自然的力量,却不依赖于阳光的恩赐。我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要在适当的时刻去享受生活的奢华。陶渊明去世以后,我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只有那露水滴滴落在幽静的花丛之中,留下的痕迹如同泪痕一般。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菊花、兰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通过对陶公、兰荪等历史人物的提及,体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文化素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