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
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
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沉。
【注释】
(1)越吟:指古代越地的民歌。唐时越中为南疆边镇,风俗淳朴,多唱越歌,故称“越吟”。
(2)柳攀灞岸狂遮袂:灞桥在长安东面,是当时送别之地。
(3)水忆池阳渌满心:指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池阳”即今安徽池州。
(4)彩衣:古代富贵人家女子的一种服饰,这里代指女子的衣服或嫁妆。
(5)升沉:指人的仕途得失,升官为贵,下位为贱。这里指官场上得意与失意的起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贬官后归乡路过潭州所作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己遭遇的不平之感。
首联“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意思是说,我写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换不到金子,只能借春天的风,把心中的愁怨吹到越地去抒发一番。这一句表现了诗人的失落和愤懑。
颔联“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意思是说,虽然天子爱惜人才,但我这个穷困潦倒的文人,也只能委屈地坐在一旁了。同时,我也因为身体不佳,而感到难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哀伤和无奈。
颈联“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意思是说,我像柳树一样攀着灞桥的岸边,疯狂地挡住了行人的衣袖,同时也思念着那清澈明亮的池阳河水。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沉。”意思是说,我这次回去,正好可以穿上华丽的衣服,不要因为我的事情而影响你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淡然和对家人的关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