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铺豹皮褥,侧带鹿胎巾。
借问何为者,山中有逸人。
诗句原文: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
译文:
我追寻仙境,感受自然之美,越过了壮丽的昆阆和神奇的蓬莱。我游览了鲁国的宫殿,攀登了秦国的平台,在污秽的山壁上,却感到自愧不如琼玉般美丽的瑰宝。
注释:
- “逐仙赏”指的是追求神仙般的境界和享受。
- “展幽情”意味着展开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
- “逾昆阆”中的“逾”表示超越或越过。昆阆,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 “迈蓬瀛”中的“迈”表示行走或前进。蓬瀛,也指仙境。
- “游鲁馆”指的是游览鲁地的名胜古迹。
- “陟秦台”中的“陟”表示攀登或上升。秦台,可能是秦岭上的一座高台。
- “污山壁”中的“污”可能是指污染或者不洁净。山壁,是山的一侧,通常较为陡峭。
- “愧琼瑰”中的“愧”表示感到惭愧或不足。琼,即美玉。瑰,珍贵的石头或珠宝。
- “檀栾竹影”形容竹子摇曳生姿的样子,“飙”指疾风。
- “清波汹涌”形容水波浩渺,波澜壮阔。
- “碧树冥蒙”中的“冥”意为昏暗或深邃,“冥蒙”则形容树木茂盛时,枝叶交错、难以看清的景象。
- “莫怪留步”中“莫”是不要的意思,“怪”在这里是惊讶或奇怪之意,“留步”是停留的意思。
- “因攀桂丛”中“因”是原因或动机之意,“攀”指攀爬或伸手。
- “清波汹涌”中的“汹”表示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 “烟霞问讯”,其中“烟霞”指云雾和阳光,“问讯”是问候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 “风月相知”中的“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观,“相知”意味着相互了解或欣赏。
- “枝条郁郁”中的“郁郁”形容树木繁茂。
- “文质彬彬”用来形容人的才德兼备,文雅而又有才华。
- “山林作伴,松桂为邻”中“作伴”意味着相伴或伴随,“为邻”表示相邻或靠近。这句诗表达了与自然为邻,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态度。
- “清波汹涌,碧树冥蒙”描述了清澈的波涛和浓密的树林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对仙境的追求以及游览名胜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以及内心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渴望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