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汹涌,碧树冥蒙。
莫怪留步,因攀桂丛。

【注释】长宁公主:唐代李隆基的妹妹。流杯池:即流杯亭,位于今四川成都市武侯祠公园内,相传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地为后主刘禅举行宴会的地方(见《成都记》)。

莫怪留步:不要奇怪我在这里徘徊不前。因攀桂丛:因为我在攀爬桂树。

【赏析】

此篇是一首咏物诗,以流杯池为题材。诗人在游览长宁公主流杯池时,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咏物诗。“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二十一”说明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二首。

首句“清波汹涌”,描绘了流杯池水面上泛着涟漪的景象。诗人用“清波”、“汹涌”这两个词来表现水波荡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池水流动的声音。次句“碧树冥蒙”,则描写了池边的树木。“碧树”,是指绿树;“冥蒙”,指树木枝叶茂盛而看不清轮廓。诗人将碧绿的树木与清澈的流水相映成趣,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清新自然的氛围。

第三句“莫怪留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和留恋之情。“莫怪留步”,意思是不要说我在这里徘徊不前;“留步”,原指停留脚步,引申为驻足欣赏。这句诗表明诗人对流杯池的美丽景色非常欣赏,以至于驻足欣赏不愿离去。诗人通过这句诗表现出了一种悠然自得、陶醉其中的情感。

第四句“因攀桂丛”,则是诗人进一步描写自己在池边的情景。“攀”,指攀援;“桂丛”,是指桂树的茂密枝叶。诗人选择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来到流杯池,是为了欣赏那满树繁花的美景。诗人通过这句诗展示了自己的情趣所在,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长宁公主流杯池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歌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