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
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
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
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
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
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
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
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
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
稀逢发清唱,片片霜凌飙。

【诗句解析】

  1. 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
  • “众岳”指的是众多的山峰,“雄”表达了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分野”意指这些山岭各自划分了各自的界限或区域。“九华山”是这首诗的主角,位于中国的安徽省,以其壮丽的景色闻名。“镇南朝”可能意味着九华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或者它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1. 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
  • “彩笔”指的是绘画用的彩色笔墨,这里比喻为画家使用的艺术手法。“凝”在这里表示静止或凝结的意思,“空远”形容画面中景物的遥远和高远。“崔嵬”是指高大雄伟的样子,而“寄青霄”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1. 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
  • “龙潭”可能是一个美丽的水潭,传说中常有龙出现。“古仙府”暗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可能有仙人居住过的痕迹。“灵药”通常指具有神奇效果的药物,“今不凋”表明这种药物依旧保持着其原有的效用和美丽,不受时间的侵蚀。
  1. 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
  • “莹”意为晶莹剔透,形容九华山的美丽如同大海中的明镜。“沧海镜”常用以比喻非常清澈、纯净的事物,如镜子反射出大海的美景。“烟霞”则描绘了山间的云雾和五彩斑斓的晚霞。
  1. 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
  • “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化,“心数奇”意味着这里的造化充满了奇异和不可思议的变化。“性状”指的是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精气饶”则表示这里的自然气息丰富而且旺盛。
  1. 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
  • “玉树”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树木或人物,“郁玲珑”形容树木生机勃勃且形态各异。“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韵萧寥”则传达出一种悠扬、清冷之感。
  1. 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
  • “寂寂”描述一种安静、幽深的氛围,“寻乳窦”可能是指寻找泉水或小洞的过程。“兢兢”形容行走时小心翼翼,小心谨慎的态度。
  1. 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
  • “通泉”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泉水,“漱”即清洗的意思,“云母”是一种矿物质,常用于制作颜料或药材,“藉草萦香苕”则描绘了一种植物——香苕的香味被草木所围绕的情景。
  1. 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
  • “我住”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隐居状态,“幽且深”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深邃。“君赏”则是表达诗人希望有识之士能够赏识他的隐逸生活。
  1. 稀逢发清唱,片片霜凌飙。
  • “稀逢”表示稀少的遇见,”发清唱”可能指的是吟诵诗歌或唱歌,”片片霜凌飙”描述了霜冻中风起云涌、飘摇不定的画面。

翻译:
《题九华山》 - 王季文
群峰矗立天地间,九华镇守南朝界。
彩笔绘就空灵景,崔嵬峰峦入云端。
古龙潭边藏仙府,灵草犹存永不衰。
如海之明镜照万物,烟霞缭绕作孤标。
造物弄巧非凡想,神形皆秀气自丰。
玉树挺拔似玲珑,天籁悠扬韵无穷。
静寻泉水寻幽处,谨慎踏石过石桥。
泉水洗涤云母质,草木环绕香苕草。
隐居此地心自在,君赏此景日已暮。
难得相逢吟清曲,霜风凌厉舞飞絮。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世界。首联描绘了九华山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颔联至颈联则进一步赞美了山上的美景和神秘氛围,尾联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和深邃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