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飞未息,离情远近同。
感君繇泛瑟,关我是征鸿。
眇默归人尽,疏芜夜渡空。
还期当岁晚,独在路行中。
【注释】羽檄飞:指朝廷的文告飞驰,即急令。乾封:唐高宗年号(666~668),李成是作者的朋友。繇泛瑟:指琴声悠扬宛转。关我:指关雎、鸣鸠等诗中的鸿雁。《诗经·周南》有《关雎》、《鸿鸠》。眇默:形容远去的人。疏芜:荒废了的草木。还期:返回的日期。
【赏析】此诗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3)冬,当时作者在江陵任职。乾封元年(666)秋,诗人与友人李成从江陵出发,经洞庭湖北行,至安陆县西之云梦,遇赦返京。这首诗即写于这次旅途中。
首联“羽檄飞未息”,写边情紧急,朝廷催发紧急公文,诗人和友人不得不告别;“离情远近同”,写诗人和友人分别时的心情。
颔联“感君繇泛瑟”、“关我是征鸿”,写诗人和友人别后的感受,用典含蓄。“关雎、鸣鸠”二句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中的《鸿鸠》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听到琴声悠扬宛转,想到远方的知音;想起征鸿远去,自己也是羁旅他乡。”这里用“关雎、鸣鸠”二句来喻指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颈联“眇默归人尽,疏芜夜渡空”,写诗人和友人离开家乡后的情景。“眇默归人”,指那些思念故乡的人,这里暗指作者自己;“疏芜夜渡空”,指夜晚渡过长江,看到江面上只有一只孤舟。
尾联“还期当岁晚,独在路行中”,写诗人对友人的归期及自己的孤独处境。“还期当岁晚”,说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独在路行中”,说自己一个人在路上行走。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深沉,意境开阔,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