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注释】
①欸乃曲: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欸”是吟咏的意思,“乃”是唱。②偏存名迹在人间:意谓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还留在人世。③顺俗与时未安闲:意谓随顺世俗,没有安定下来。④大官:指高官显宦。⑤扁舟却入九疑山:意谓驾着小船回到九疑山隐居去了。
【赏析】
《杂曲歌辞·欸乃曲》是一首反映隐士不慕荣利,归隐山林之作。诗人借题发挥,自述心迹。
诗的开头两句说:“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意思是,自己虽然已经留下了名声,但仍然在人间,并没有完全隐退到山林之中去,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隐逸之地。“名迹”指的是自己的名字和事迹,“顺俗与时”则是指自己的行动和思想都与世俗相适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并未停止,他仍在关注着世事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道:“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来到官府,询问政事的情景。同时,诗人驾着小船回到了九疑山隐居去了。这里的“大官”指的是官府中的高级官员,而“问政”则是询问政治上的事宜。而“扁舟”则是指小船,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却入九疑山”,则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决定——他将离开官场,回到九疑山中去隐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